有关辐射的絮叨——重新审视辐射3!_3DM单机
3dmgame
大概是半年以前,我才终于忍不住对辐射3的好奇,走进了网吧开始了DC上的废土之旅。在网吧玩优秀的单机游戏还是能引来一些目光的,除开稀罕以外,起码从画面上来说,就比不少粗制滥造的国产网络游戏要吸引人。不过就好像小时候在街机前打拳皇旁边围了一大帮大小朋友一样,这种围观的情形越来越少见了。
而辐射3本身也不是一款值得“稀罕”的游戏。画面不是最优秀的,贴图略显粗糙、光影效果一般,在07年末孤岛危机掀起的画面风暴之下更显得势单力薄。物理引擎可以堪称糟糕,数不清的Bug成为“游戏特色”,而09年Bethesda的侠盗勇士则把这个问题无限放大。整个游戏看起来就像是经过核弹袭击的上古卷轴4世界,不能令人耳目一新。总之辐射3绝对不是那种游戏迷聊天时会用“That’s so cool”或者“那挺带劲的”来形容的一款游戏。放在现在整个单机游戏界的背景下,辐射3并不起眼。

如果这款游戏叫另外一个名字,没有那么多辐射元素,那么讨论可以就此结束。这款游戏可以归为“通关便删”的种类,并非值得反复体会的一流作品(排除制作精良的mod)。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它是辐射,辐射的第三代正统续作。
(图:国外玩家Kevin Spiess列举的11条辐射2比辐射3优秀的地方)
在辐射3发售前后,国内外游戏论坛引发了一场关于新辐射的讨论,那时有一种最直接的声音: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这种声音来自于对黑岛时代辐射系列仍然怀恋的老玩家。黑岛时代的辐射是一个传奇,现在它只留在老玩家的记忆和硬盘的数据之中。根据这种体验,老玩家能一眼看出:辐射3看似是复活了辐射,却已经完全是另外一种面貌。“也许我们玩的不是一款糟糕的游戏,但它叫辐射3”。这种脑海中的美好回忆和现实中的强烈反差,如同当年的暗恋的同桌现在嫁做人妇。回忆还在,“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在游戏续作中是这样表现的:“物”是游戏的表面元素,比方说辐射里傻笑的金发小伙儿、蒸汽朋克风格的动力装甲。生化危机里的盆栽药草、塞尔达传说里的三角……也许经过游戏的更新换代,连主角我们都不认识了,但这些小地方总能引起玩家的共鸣。“人”则是游戏的内在元素,内在元素也是通过对话、环境、背景这些一切你能在游戏里看到的外在元素体现的,投射到不同玩家心里便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图:辐射游戏的制作有从疯狂麦克斯中汲取灵感)
这种化学反应就是代入感。在我看来,代入感不仅仅是“玩FPS游戏时身体会跟着左右摆”或者“我就是游戏里的那个一身神装的人物”之类的感官代入。除开身临其境的体验,代入感还来自玩家更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许玩家不会刻意去想“这款游戏营造了什么氛围”“我参与的这个任务体现了什么”,但是会有这种有意无意间做出的评判:这个游戏里的世界是否符合我的喜好,这段剧情是否能触动我,这种游戏方式能不能让我玩下去……通过与游戏的交互,就好像小说电影一样,其实游戏也是可以“阅读”“观赏”的。经历过这种需要时间的体验过程以后,一款优秀的游戏会在玩家心中留下独有的印象。
有位老玩家和我说,他对辐射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用bozar把人点爆,除此之外别无他物。那我只能说我们玩的是两个不同的游戏。 我不否认那是最容易在回忆中引起共鸣的部分,但是只有这个部分未免就太狭隘。玩家游戏体验大部分会来自游戏本身的表现,同时也和玩家个人的志趣层次、欣赏水平有重要联系。我曾经给别人推荐过王小波,结果他得到的结论是:此人小说黄色情节描写一般。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经常无法相同,有时判若鸿沟。那么前面关于黑岛辐射与Bethesda辐射的讨论是否毫无含义?难道只是一群怀古粉丝和新世代玩家的无聊口水?
(图:胎死腹中的黑岛辐射3)
我以为,假如没有以下的原由存在,“评论游戏”这个行为本身都会值得怀疑:无论是老游戏还是新游戏,游戏本身总有超越时代、个人以外的元素存在。这种元素不会因为画面、引擎、游戏容量等因素过时。不会因为是什么样的玩家改变。在其他的艺术作品,比如小说、音乐、电影,这一点会更加凸显。我要说游戏也有这个特点。或许游戏的好坏最终都会反映到游戏销量和玩家间的几句“我喜欢”、“我不喜欢”。但一款游戏本身独立作为一个作品存在,必定有一个标准来评判它的优劣。IMDB的分数也是影迷评出来的,不过这个分数的产生也是有规则。这个标准无法细化到三六九等,但它是可以被人描述的、被条件限定的,通过这种机制产生一个轮廓,这个轮廓是不受其他主观因素影响的。
黑岛辐射给了我们一个独特而迷人的游戏世界设定。这是它仍然焕发生命力一个重要砝码。黑岛辐射的设计精妙,游戏本身良好的为这种世界设定服务。以上两点都不会随时间而改变,并且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做为好游戏的一种标杆。

说回辐射3。尽管到现在还对一款画面落后、操作蹩脚的游戏念念不忘,可我不认为我是怀古粉丝。对辐射3的“失望”的准确叙述是:原作精髓消失殆尽,伴以某些糟糕的游戏体验。这种失望纯粹是从一个美好想象出发的,这个美好想象很简单,辐射2在新时代以崭新的面貌的复活,没有简陋的画面,没有生硬的操作,玩家能真正走进废土世界。不得不承认,辐射3只是让我们更接近了这种想象,仅此而已。辐射3的表现可以用“刻板”来概括。即使单独抛开前作的优秀不谈,单单去看游戏本身,从剧情对白、人物刻画,到任务设计、流程走向,直至整个游戏环境来看,整体印象是四平八稳没有特点甚至有些苍白无力的,而游戏里的细节则是模糊不清、一笔带过的(细节也是前作的优秀之处)。这种想象没有实现,甚至可以说没有实现一半以上。
现在的玩家可以和我说,那就是废土了。破败的建筑、不正常的人类、武力解决一切的生存方式……当我把游戏进行到中程时,我的人物走在断桥镇附近,慵懒的夕阳透过高耸的断裂高架桥,散发着最后的能量。夕阳的余晖给敌人的血液镶嵌了一条金边,我搜刮完他们的尸体,便继续踏上了漫长的旅途。前方只有苍凉,脚下只有沙砾,一时间我茫然了,忘记了目的地。是13号避难所还是新里诺?是要去寻找水源还是带回GECK?不,都不是。这个陌生的世界更加没有人情、更加吊诡,一切都显得刻意和做作。我在这里的经历更像是排演一场排练好的戏剧,我在楚门的世界,而不是废土。
游戏已经结束。游戏正在开始。

回到现在,新游戏完全有了新的吸引人的理由,那是老游戏永远无法做到的,新游戏也正在创造历史。今年令我期待的游戏就包括星际争霸2、地铁2033生化奇兵2、分裂细胞5等等知名游戏,这份长名单里最特殊的当属星际争霸2,也是像辐射3这样承接游戏新世代、旧世代之间的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相信今年又会有不少时间耗费在这场电子游戏的饕餮盛宴里了。现在的玩家无疑是幸福的。游戏技术在不断发展,游戏制作概念总在推陈出新。他们有了更多选择,更高档次的享受。现在正是属于游戏最好的时代。

(图:喷神james调侃自己几十年后在喷Wii)
不过在这个热闹的时代之下,我仍然相信,有些属于个人的部分,不是ign评分和预订量可以形容的。喷神james在视频里自嘲自己可能要活到老喷到老,一直做个老游戏堆里的nerd。其实不论其他,回忆本身就很好,这是一种情怀。Vault Boy的海报早已斑驳,可它笑容还在。

图文:3DM文学组——刘光南 文学指导:半神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