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今日颓废 剑侠失传绝学何日再现_3DM单机
3dmgame
假如有这么一个女人,她每天晚上都要自己的男人煮饭洗碗外加捶骨按摩才能够培养出那么一点兴趣,夜半无人关灯盖被做足了功课才可以进入状态,大家猜她的男人会在多少年之后厌倦这种总要做足准备才可以得到满足的需求?假如这个女人躺在了床上,每次的程序都几乎约定俗成没有多余的旁枝末节,几乎严格遵守从外到里和从上到下这两条基本的原则,大家又猜她的男人会在多少次之后发现过往的激情已经变成了冰冷的例行公事?假如这个女人已经情欲高涨到任人鱼肉,但是她却依旧不依不饶地说明自己只会一种战斗方式,那就是曲起脚来扮看似就快不行的青蛙,而且坚决不同意也不愿意换成任何其他的过招手段,大家再猜她的男人会在多少分钟之后发现能力超群的自己已经无法再作寸进?现实没有这么多假如,所以这些假如大体都是现实。这个女人就是我们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和《轩辕剑》系列,或者说就是我们硕果仅存的、主流的中国单机游戏。

它们需要玩家保持充足的感情,它们主线凝练但却刻板而支线有亮点但却甚少,它们战斗方式对话流程等等的游戏系统几乎十年如一日地一成不变。但是作为它们的男人,我们中国玩家却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每日每次、每时每刻都无法真心舍割。只是我们也从不忘记,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生动色彩的、惊鸿一瞥的倩影。
双剑的那些事儿
要想公允地给双剑系列一个历史评价似乎已经越来越难了,这就像我们男人越来越难摸清异性们的真实胸围一样。但尽管如此,有一些客观事实还是难以争辩的,毕竟脱光之后往往就会纤毫毕现。《仙剑奇侠传》的剧情模式在中国堪称开创了一个时代,从大众的理性和感性这双方面共同考虑,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游戏史上一个前无古人的丰碑。《轩辕剑》的史侠风格也影响了整整一代华人,由历史别解、游侠风气再到墨家文化,它顺利地让中国的神韵在游戏界中得到了让人可喜的继承。就以上的观点来说,无论是双剑黑还是双剑粉,除非性生活极度不和谐到要去怀疑真胸也是先天隆出来的,否则基本不会有什么异议。

仙剑系列和轩辕剑系列对中国游戏的贡献不容置疑,但他们的鲜有创新也绝对不能够忽视。我既不算粉也不算黑,因为哪一边的活儿干起来都吃力不讨好,我仅仅只是想用最正常的方式深入一次,或者浅出一下而已。
首先,拜托你们在剧情背景上面给点有诚意的改进吧。我想大家也知道,名字对一个游戏系列来说实在是十分重要,因为这个招牌对剧情背景的限制可不只是在一朝一夕。叫得了《仙剑奇侠传》的游戏显然不能够缺少剑仙和奇侠,而同样直白的《轩辕剑》系列自然更不能够缺少那把屡换男人的上古神剑。名字起得直白了,剧情背景自然会就受到一些限制,但名字起得不朦胧不虚无是不是就必然会对剧情背景产生很大的障碍呢,显然不是的。我们不能够阻止站街女们不约而同地自称小红,但我们却能够让自己笔下的小红不成为日后的站街女。《仙剑》系列的世界观其实一直都设定得比较含蓄,不是蜀山派就是琼华派,不是锁妖塔就是里蜀山,飞蓬和重楼更是几乎各自代表了大半个仙界和魔界。《仙剑2》里面曾经描写了一个相对较大的武林,但是这种更为开阔的背景设定却不过是昙花一现。我也不想拿雄奇壮丽的《蜀山剑侠传》来做对比了,就从剧情背景的设定来说,《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就已经能够把仙剑系列调教得服服帖帖。游戏做了这么多代,总是给人一种人丁单薄的感觉,总是塑造不出一个有气场的江湖,试问没有群众基础又何来仙剑奇侠呢?玩来玩去,有时候真有冲动想操起一支马克笔把这个系列的名字改成《仙剑剩侠传》啊。而在《轩辕剑》系列中,差不多的情况也一直在延续着。墨家精神确实颇为贴近史侠文化,但同样能够和史侠搭上边的还有道家、法家甚至道家啊。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精华渊博如海,既然轩辕是中华先祖黄帝的别称,《轩辕剑》系列又何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呢?不知道是不是和高层决策者都有台湾人有关,但双剑系列确实需要更为开放的视野,更为广阔的眼界,以及更为厚重大气的剧情背景啊。

其次,拜托你们在人物设定上面跳出已显古板的框架吧。一个特立独行的男主角,一个拉风帅气的男二号,一个颇有特色的女主A,再加上另外一个几近完美的女主B……其实相似的模式在一二代就已经初显端倪,后期也相应地有一些小变动,但总体的框架却似乎越来越定型了。人家琼瑶、亦舒写爱情小说尚且会一时男攻女受一时女强男弱,一时富家公子配善良小妹一时泼辣女生配绝症男纸,但仙剑系列发展到今天在人物设定上却越来越有着自己清晰的一套了。四代和五代的人设,请问不睁大眼睛看区别大么?龙幽同学难道不是一条头发卷了之后的慕容紫英?姜云凡童鞋难道不是山贼版的云天河?当然最揪心的是,你们有必要为了证明唐雨柔不是再版柳梦璃就把人家的脸弄得可以和新版紫薇日月同辉么?是的,我知道具体的人设有很多细节并不一样,但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究竟是什么回事啊。至于《轩辕剑》的人设则有另外一个固定特色:不管我们的主角是男是女,存在感一向都相对薄弱。其实焉逢定位得挺不错的了,陈靖仇还称得上中规中矩,赛特也算是颇有性格,但出彩的往往都是像孔明、宇文拓这样的配角,又甚至是慧彦大师这样的配配角。其中一代是这样的话,可以算是史侠本身的风格问题,但如果差不多代代都是如此,那总不可能推说是因为主角常常忘记吃伟哥了吧?

最后,拜托你们在主题意义上面更为深入地思考挖掘吧。仙剑系列自一代开始,就为国产RPG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死”上一两个主角,不或悲情或壮烈地撒又拉旯,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货。这种阴魂不散的悲剧风也同时影响到了《轩辕剑》系列,于是这对国产双壁便不约而同地比拼起谁更悲伤感人起来。时下的青春偶像剧总是喜欢搞点诸如出轨乱伦、重病绝症、世家纠纷这样的题材,已经让我们的情感神经变得无比地粗大难撼。现在再加上双剑系列多方面全方位的一次次狙击,搞到新时代的小情侣们不经历一下分手复合下跪道歉就觉得感情不可靠就算了,不经历一下父母阻止私定终身就觉得这辈子没有谈过恋爱也不说了,你们总不可能越来越把“情”字放在主题的第一位,让爱情成为整个游戏背后最为深化的意义吧?虽然在国人眼中,仙剑系列就是情字的化身,但是“仙剑奇侠”这四个字分别拿出来解读一下的话都能够表达一些有意思的主题。而《轩辕剑》强调的是浓郁的中国历史风,就更应该在情字之外有上一系列更为深入的探讨。但近几年来,仙剑和轩辕剑这两个系列却逐渐变得有点同化的趋势了。难道在国产游戏的颓势看似已经难以挽回的今天,我们还真的有机会看到强强联合,出现一款或者两款可以称作《轩辕奇侠传》的游戏么?
那些曾经风光的绝学
其实关于双剑的一些事儿还有一个极其重磅的槽点,但我一直都忍着不让它在积聚到可以把shi水溅射到脚边的重量之前掉出来。各位制作者大哥大姐们,引擎老旧画面落后这些都是中国国情我没有多大的异议,但求求你们行行好,不要老是一条心地做毫无新意的回合制啊,好不?为什么就不愿意试试战棋类,又或者加入多点动作元素,就算技术不行也可以多用点心搞些新意思吧?什么,你们说木有创意?哎,原来那些绝学真的已经失传了啊。

秦殇:复活
在过去,我们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也曾经火红过一段日子。《剑侠情缘》作为能够称为“第三把剑”的一个系列,在以前的中国算是一个游戏类型多元化的代表。后来这个系列转投向了网络的怀抱,但也相应地催生出了诸如《秦殇》和《刀剑封魔录》这样堪称划时代的作品。现在的中国单机游戏制作者总是推说经费不足技术不够,但现在的千万经费总不可能比当年的《秦殇》少很多,现在的技术也不可能比当年的《刀剑封魔录》差很远,那为什么现在的单机游戏就不愿意试试用即时制呢?中国的武学文化博大精深,使用回合制多少算是权宜之计,但为啥这十几二十年权宜下来,一切却都变成了必然了呢?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我瞟到了隔壁的书架,猛然惊觉,难道这是因为武侠小说一直都按照回合制的套路来写的缘故么。

在过去,我们中国的战棋类游戏也曾经盛极一时。汉堂厚积薄发的《致命武力》和奥汀科技妙手偶得的《幻世录》,都是这类游戏的个中翘楚。而且这两款游戏还挑战了中国游戏的另一个常识,那就是题材上一个选取了正统科幻背景一个使用了西方奇幻设定。技术不过关不会做即时战斗的游戏没关系,能够做回合制的编程人员总该也能够做战棋了吧?宅男们就算不懂怎么和妹子面对面即时反馈地交流,只要还懂得如何一来一回地发短信的,就不可能不懂得怎么发起QQ聊天啊。况且从技术和魄力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从回合制转到战棋类,可能还没有宅男们从发短信进化到用QQ聊天那么困难。当然可能一些略显小气的游戏无法用战棋来呈现,但既然《轩辕剑》系列也试过出过一作《轩辕伏魔录》,那为啥就不能够再接再厉,让战棋来得更猛烈一些呢。
在过去,我们的回合制游戏也曾经有着不少好的点子。《风云2:帝释天》的战斗系统爽快而又迅速,是我当年偷玩电脑时必开的,因为我总不用担心在强拔电源时遇上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而不能够存盘的情况;《浣花洗剑录》的战斗系统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玩上去相当有交手过招的感觉,当时的我就专门为它做了一张招数表;《小李飞刀》的战斗系统虽然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却很好地重现了李寻欢独特的格斗方式,比几年之前那个不但只会走路而且还能够和近战敌人一来一回的无情真实多了……细数下去还有《笑傲江湖》、《圣女之歌》和《守护者之剑》这样的游戏,就算只是在这里罗列例子,也足以把现在的中国单机游戏数落得无地自容啊。你们还真的敢一直做缺乏新意的回合制么,还真的敢把这种好不真实的战斗方式做得越来越像是真实的么,还真的……还真的当这个世界都是厚道地你来我往的啊!

守护者之剑
曾经,我们也有着无数优秀的模式和新奇的创意,但当下却似乎一点都找不到了。这种情况就像清朝取代了明朝之后,整个国家就居然倒退到甚少发展火药技术一样令人费解。在过去,以前,想当年,曾经……这一小节我想到的和能够写下的总是这些不争气的词。那些一度风光的中华游戏绝学,难道就真的要在一次次挣扎,一次次支持,一次次失望中走向消忙了么?
中国,单机,梦想
古谚有云:“穷则变,变则通”,但对于中国单机游戏市场来说,这句话却苦逼得变成了一个天大地大无穷大的笑话。中国的国情有多特殊全世界都懂,当然可能有一些中国人不知道,但显然易见地,国外很多经济理论和管理原理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内是完全行不通的。这些事儿对于经验丰富的中国玩家来说,只怕已经是感触良多到无需多言:单举一个盗版问题,估计就可以让马歇尔、萨缪尔森和曼昆等先哲集体绝望上吊。只是更加强大的是,我们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现象有时候甚至就连自家的经验也无法解释,我们单机游戏市场的发展就是一个极其恰当的例子。“穷则不变,变则不通”,这似乎已经变成了单机游戏制作者们的潜意识。但是,我们的梦想就真的这样放弃了么,我们就真的不能够做到不变再变,不通再通么?

中国单机游戏市场的萎缩自然也有我们购买者的原因,准确一点来说是也有盗版这个严峻的问题,但这个要展开来说就十分不容易了。我们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朝阳的产业和梦想败在了自己的冷嘲热讽和指责推诿之中,考虑到这一点,我在这里便冒天大之不韪仅仅只谈论制作方的那部分。毕竟,真正能够圆梦的,也就只有他们啊。
对了,最后说一句,《仙剑奇侠传五》我有支持正版的,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