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吸血鬼与《上古卷轴》_3DM单机
3dmgame
梅西、吸血鬼与《上古卷轴》
——《半神巫妖周末谈》第一期
从今天开始,打算推出一个新栏目,那就是《半神巫妖周末谈》。为3DM还有《大众软件》等媒体写多了关于游戏背景、文化一类的文章,也自觉是时候写一些简单的聊天类文章了。一是因为聊天类的写作手法更容易表达我内心的一些看法——有些东西只有聊天才能聊出感觉来。二则是因为玩家朋友们满眼都是新闻、评论、测评等文章,适当看一些小品类的文字也有助于在周末时段放松一下身心。
先谈谈足球吧。今天清晨六点十五分开始美洲杯四分之一决赛,梅西“率领”的东道主阿根廷队在包括加时赛的一百二十分钟中和弗兰、苏亚雷斯领衔的乌拉圭队打平,然后在点球决胜中败北被淘汰。至此,阿根廷已经十八年在国际重大成年赛事中没有收获一个冠军了。而梅西本人的阿根廷队进球荒也继续持续着,他背后那个硕大的十号在阴沉的天空下也显得越发黯淡了。

每次大赛都会有人唱《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可最近几年这首歌唱得次数也太多了些……
其实熟悉我的朋友肯定知道,我一直是里克尔梅——阿根廷国家队上一任十号拥有者的球迷。所以难免会对梅西抱有一定的看法。当然,这种看法并不是针对个人的,毕竟我是喜欢阿根廷足球的。我只是对技术层面的梅西有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阿根廷队的十号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队的十号都不同,就因为马拉多纳曾经穿过这个号码,所以阿根廷的十号永远会交给全队的核心、最强者甚至一定要是前腰。因此自从马拉多纳离开国家队后的所有阿根廷的十号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但要处理和队友的关系,要在训练上证明自己技术最好,也同时要担负起组织进攻的核心作用。
在这些十号里,“小毛驴”奥特加、“天使”艾马尔都注定只是流星,他们并没有在任何大赛中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号码。也许奥特加的突破很有马拉多纳的风采,但是头顶范德萨注定让他不配做一个领袖。艾马尔的灵性也许让他的球风潇洒飘逸,但是他孩子般的个性也让他注定成不了更衣室领袖。

曾经坚持穿八号球衣的里克尔梅似乎看透了阿根廷十号的怪圈……
只有二零零六年世界杯前后的那支阿根廷队的十号:胡安•罗曼•里克尔梅才有了一点领袖的风采。他本人也最贴近阿根廷人对十号的要求:全队最强的技术、前腰队员、组织核心。虽然在世界杯上不幸碰到东道主,而且点球决胜前主力门将受伤,但是里克尔梅领衔的阿根廷队是最近二十年最有观赏性和几乎称得上最强的队伍。
他们曾经在世界杯预选赛上三比一战胜巴西,创下了巴西队近年来最大比分的失利。也曾经世界杯上二十多脚不间断传球进球。也曾在美洲杯决赛上压着巴西打。
反观梅西领衔的球队呢?世界杯窝囊出局、家门口的美洲杯被淘汰。更不用说现在的阿根廷队拥有阿圭罗、伊瓜因等顶级球星。而梅西则有可能是阿根廷球迷最不喜欢的一个十号队员,阿根廷球迷宁可举着特维斯+10的标语,也不愿意给这个不是从本国联赛中奋斗出去的球员一点鼓励。
说了这么多,梅西这个多届世界足球先生的获得者就真的如此不济吗?其实并不是,虽然他在巴萨有哈维、伊涅斯塔等人的帮助,但是他自身的实力也确实不容小觑。可是为什么他就无法承受一个蓝白色的十号呢?

穿上蓝红巴萨球衣的梅西似乎才能体现出世界足球先生的价值……
其实道理很简单,阿根廷自身的足球文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怪圈和驳论,让梅西无法跳出,从而造成了以上的悲剧。这个驳论始于马拉多纳,那就是十号的定义过于严苛了。
刚才我们说过,马拉多纳让阿根廷的十号和任何一个国家队的十号都不同。这个十号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穿它的人必须是前腰,必须要担当组织大任,而同时十号要交给最大牌的球员。那么怪圈和驳论就形成了:梅西是世界足球先生,按照阿根廷十号的定义一定要交给他穿,可是他如果不适合打前腰该如何?他如果不能组织球队进攻又该如何?
如果在别的国家队,那么很好解决,他穿一件前锋的号码好了,然后 乖乖去打自己最擅长的边锋。但是在阿根廷,行不通。这样一来,梅西被迫打起了前腰,被迫远离了球门。

大师终将归隐山林,留下的却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高峰,也许他也没给阿根廷带来一个冠军,但是至少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比赛。
这只是在技术层面 ,在球员更衣室,阿根廷球员从小只服气技术比自己好的队员,只认可这样的队员穿十号。而梅西的过人、突破大多依靠的是敏捷而不是小技术,这样一来在训练中,看惯了南美洲随便一个边后卫都会玩脚后跟传球的其他队友并没有觉得梅西的技术比自己高多少,从而也就更不服气这样的十号核心。加之梅西的年轻,就造就了这样一个众人不服、远离自己擅长位置的梅西。这是梅西的悲哀,也是阿根廷足球文化给自己的画地自限。
希望梅西能走出来,即使脱不掉这个巨大的十号球衣,也应该让自己的内心从这个看似荣耀但有时候其实是一个牢笼的十号阴影下挣扎出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带领阿根廷球队,即使不是用马拉多纳的方式……
说完了足球,也可以说一些游戏。今天下午闲来无事,发现图片文件夹里还有很多存留的去年的游戏截图。里面包括《质量效应2》、《无冬之夜2》、《上古卷轴4》等,很久没注意它们了,于是打开看着,回忆着当时游戏中的点点滴滴。

《上古卷轴4》中的玩家可以感染吸血鬼病从而变成这个传奇色彩浓厚的怪物。
其中几张《上古卷轴4》的截图让我回忆颇多,那就是几张游戏中我的主角的正面照,而且是已经变成吸血鬼后的主角的照片:红亮的眼睛、枯瘦的面庞、苍白的肌肤。《上古卷轴》里的吸血鬼设定和大多数奇幻游戏一样:强大的能力、怕光、怕火,不同的是《上古卷轴4》将这个吸血鬼状态当做一种病,越吸血越能变得像正常人,每天都吸血则连阳光都不怕,别人也认不出你。而如果连续三天不吸血则会变得尖牙、苍白、枯瘦,不能见光,路人见到你会叫你怪物然后跑开,但是会获得更强大的力量。
游戏中我曾经用上百小时来以吸血鬼的形态扮演我的角色。因此这些截图给我的回忆更多而且更深刻。《上古卷轴》系列的高自由度也体现在这里:很少有游戏能让你扮演游戏中的某种怪物。而在《上古卷轴》这种沙盘类游戏里扮演吸血鬼感觉更不一样,毕竟游戏里每一天都近乎真实的运行着,太阳会升起、NPC们会出来工作,而玩家则要在各个城镇和森林里躲避着阳光和猎人。

我扮演的吸血鬼杀手,黑暗中发光的双眼闪烁着的并不是嗜血,而是对力量的渴望……
这种感觉在其他游戏里我是没有体会到的:为了完成一个只能在白天完成的任务,我必须去吸血才能恢复不怕光的状态。于是我躲在一个城镇旁边的山洞里,静静地等待太阳下山。等到黑夜降临,我偷偷进入城镇,为了不让巡逻的士兵看到了我发红的眼睛和苍白的皮肤,我顺着墙角,找到了一件旅馆,潜入进去,然后爬上二楼开了一个门锁:一个旅客正在熟睡,我猛扑了过去……
这也可能就是我为什么会选择《上古卷轴》当做我最喜欢的RPG游戏而不是《质量效应》的缘故。如果说《质量效应》提供给了我一段精彩绝伦的冒险的话,那么《上古卷轴》则提供给了我一个无比真实的世界,我可以按照我的想法过我的人生。

2011年11月11日,新的传奇即将展开。
《上古卷轴5》还有四个多月就要发售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也即将展开,我删掉了那些截图,因为我相信,新的世界会更加真实、有趣和无比丰富。
半神巫妖书于菊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