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台湾游戏人眼中的2010-2011_3DM单机
3dmgame

2010 年始于《守护之星》,承接高潮的则是《星际争霸II》,后来还有令人难忘的Gstar 之旅,最后结束于《魔兽世界》大灾变大改版。 整个游戏产业发生的变动很多,以下就来看看所整理的资料吧:
趋势一:Facebook政策转向日本 社交游戏市场崛起
Facebook 政策转向,SNS热潮衰退,但Facebook 依然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至8亿用户,并打算推出@Facebook.com的 mailbox 与 Google打对台,也别忘记他们也推出了Facebook Credits打算一统Facebook 的货币,既有的游戏厂商人人自危,纷纷发展新的服务,Zynga与Facebook 差点大打出手。
而许多 SNS 游戏厂商的规模与市值已经超过传统的游戏商,如:Zynga超越 EA,并且独霸Facebook,除了欧美市场之外,现在也有数款产品繁体中文化,积极抢攻亚洲华语市场,另外也打算进攻中韩日等进入门槛较高的国家。
另外,日本SNS市场崛起,由MIXI、Gree 等平台主导,Facebook难以进入。在良好的手机付费机制支持之下, Monetization非常完整,许多SNS游戏大厂纷纷抢进日本市场。
而日本KOEI Tecmo大作线上化策略宣告失败,《三国志OL 》、《生死格斗OL》与《大航海时代OL》等纷纷退出部分市场,获利赤字、社长下台,新社长上任重新调整方针回归家用机市场 ,另积极转向休闲游戏市场, 2012年将推出以《信喵之野望》为首部作品的多款网页游戏计划。
此外,光荣没有收《大航海时代OL》,而韩国则收了分公司,但营运公司没有受影响,中国也是合约问题在讨论中但也没有收,基本上这款游戏不卖但是也还没有倒,小爱建议把这款游戏改成《三国志》会比较好。
趋势二:iPhone 应用的崛起与称霸 知名单机游戏纷纷网络化
在 iPhone应用商店在全球经营成功后,推出了应用内微交易系统(In-App macrotransaction),其支援App中道具销售或是升级包销售的需求,成功使得F2P+小额付费的消费模式得以彻底实现。

而在iPhone中也出现了IGA(游戏内置广告)获利的成功典范-《愤怒的小鸟》,原本大家都再三怀疑的IGA总算找到一个最好的归属。
此外,《魔兽世界》首次推出微交易的商业模式,贩售宠物与天马座骑,销售成绩惊艳全球。而美国许多知名 MMORPG转为免费模式,包含《龙与地下城》、《魔戒OL》、《Champions》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讯息包括巴西、土耳其、俄罗斯三大市场崛起;2010 年耗资最巨且最失败的大作《全面通缉》与《最终幻想14》;Google退出中国市场,百度独大,于美国股价飘涨,已从一股60美元涨到100美元左右。
另外,许多知名的单机游戏也纷纷Online化,包括《魔界村/Capcom》、《洛克人/Capcom》、《泡泡龙/TAITO》、《雷神战争/动视》、《命运战争/动视》、《DC漫画英雄OL/DC》、《Marverl SHS 与 Universe/ Marvel》、《乐高宇宙OL》、《拳皇侍魂 /SNK系列》、《帝国时代OL/微软》。
展望 2011
次世代 MMO 由 09 年《第九大陆》与《龙之谷》领军,加入了非锁定式战斗的概念,试图将线上游戏带领到更高的层次。2010 年线上游戏作品趋于品稳, 2011年上 演韩系大作《Tera》、《剑灵》与《上古世纪》预计打成一团。
而2011年预估有另一波次世代FPS 射击游戏大战,包含《 特种部队2》、《突袭2》、《战斗都市》、《Battery》、《Huxley》等等。 另外HiRez的《全球计划》(Global Agenda)做先锋,让 FPS+MMORPG 概念的游戏得到体现,
而知名老牌的《部落》也将由 Hi-Rez线上MMO 化,韩国许多产品的走向也越来越朝向这个方向发展,虽然小爱不是很看好这种疲劳度过高的动作游戏,但 2011 年到 2012 年可以说是 MMOFPS 的世代,最后会怎样取得一个平衡,也是值得观察的。
另外加入Dota概念的游戏越来越多,到底Dota这种Mod移植到底会不会如《CS》当初的概念一样横行全球呢? 还是只是一时的,等到《星际争霸2》趋于稳定成熟之后,这些 Dota风格的游戏一个一个会死掉?
此外也要观察中国腾讯及新加坡Garena在东南亚及台湾的表现,然后看着 Wemade 的《阿凡龙》与其他产品八成被打到歪掉,尤其是3D DOTA风格游戏,是一个也不看好,说穿了就是只有战场却没有技能设定的《魔兽世界》而已。

各地游戏市场之推测
欧美市场看点:
1.《DC漫画英雄OL》的成败, 索尼娱乐已经好久没有出好作品了
2.《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怎么办,EA好自为之
3.《裂隙》(Rift)能否开创新纪元为其研发公司Trion带来巨大利益
4.其他还包括中国游戏如何进一步占领欧美市场、老游戏改成免费模式还能有多久寿命、新厂商如何结合欧美的技术与东方的商业模式等等。
中国大陆市场:很难猜。比较想知道大厂商的平台化战略能够有什么进展,以及网页游戏与网游的关系。
日本市场: 外来资源和模式与自制之路的融合、SNS市场上的纷争与联盟,以及如何面对韩国游戏对其市场的侵蚀。
东南亚市场: 社交游戏与网页游戏的崛起;网游支付方式集成(Payment Gateway)与联合营运的可能性。
俄罗斯市场: Facebook 的突入、西方列强的进攻、中国游戏入侵、以及俄罗斯本土游戏业的发展。
巴西市场: 社交游戏、客户端游戏的规模与成长。
土耳其与阿拉伯世界: 网页游戏称霸之后,哪些新一代的MMORPG会被引进?
游戏公司并购潮
2010 年十大游戏公司并购案,其包含 :
1.Zynga 大量并购各国 SNS 小厂;
2.中国盛大并购 Mochi media ;
3.中国完美时空并购《火炬之光》开发商 Runic Games ;
4.盛大并购龙之谷开发商 Eyedentity ;
5.韩国 CJI 并购 QQ 音速开发商 Seed9 与 Gamehi 的 studio GH 等数家厂商;
6.NEXON 并购 Nclipse, Ndoors 与 Gamehi,并取得韩国 FPS 一哥 SAO 的发行权; NHN 与 Webzen 的合并;
7.Ncsoft 收购爆爆王开发商 NextPlay ;
8.DeNA 收购 Ngmoco,强化智能手机社交平台 SNS+ ,计划与日本Yahoo以及韩国三星联手打造手机最大社交平台;
9.Disney 并购 Playdom 与 Marvel(WB 收购 DC) 。

台湾游戏公司2010概况总览:
1、 武侠依然由中华网龙统一天下,但自身产品市场重叠。
2 、《战地之王》为近期内稍微有看头的FPS,也算是次世代 FPS 的开拓先锋,市场份额上与《CS OL》、《特种部队》三足鼎立,自从《战锤》跌到谷底之后战谷也算为之一振了。
3、SNS游戏起步慢八拍,数量不足,产能低,甚至落后大陆厂商。并没有游戏厂商真正投入成本与人力,投机性的成分感觉比较多。 代理个两三款来做做看,开发个一两款来推推看的心态,于是这波热潮中,台湾并没有厂商脱颖而出赚大钱。 反而是社群平台起家的爱情公寓似乎在这方面的布局较完整且策略较清楚。
4、台湾运营商OMG低潮并无推出较好的作品,《七魂》主打 FFRPG 让小爱无言到极点。不过OMG在台湾股市上柜审查通过,等着挂牌,这边也是可喜可贺。
5、多数台湾厂商的海外授权有所突破,尤其以中华网龙、宇峻、昱泉较为突出。
6、传奇合并之后异军突起, 2010 年不管是海外授权或是产品推出,成绩相当亮眼。而《圣境传说》,虽然大家都说他是拿旧引擎出来用,不过小爱是相当欣赏。虽然2010年虚幻3的游戏也一有一大票,也不是说同一个引擎就都是神级作品。
《圣境传说》算是 2010 年国产自制游戏中小爱心目中的第一名,原因很简单:它清楚、设计概念简明、画风人 物脚本设定正确、合理的时间/成本控制。 另外广告与改版小爱也是超级爱的。
7 、华义 2010 年《特种部队》有慢慢做起来,但是电竞在台湾这个环境没有国际大厂出来支持一下是很辛苦的,而且很烧钱。另外情色营销终告失败,拜托别再来了。
8 、橘子 2010 年除了《龙之谷》与《神魔》(东游玩子旗下) 之外并无另小爱特别注意的新游戏,这两款新游戏 2010 年也还没有明显的获利挹注,主要还是在吃老本,这个状况似乎一直从 2009 年开始就无法突破。
9 、雷爵自主开发上似乎也没有重大的成绩。 推出的《幻武 Online》成绩不明,但是广告真的是不知道在拍什么。
10 、宇峻不太想评,感觉他们赚很大实在很讨厌。 《三国群英》跨服改版都拍广告,这根本就是老子有的是钱的心态嘛,实在太可恶了。
11 、新干线年初就选定用《怪物猎人》当开场白似乎命运就注定这样了,接着《尬舞》也是吃力不讨好,叫好不叫座。《嗜血 DNA 》不明白状况,但小爱猜想就是中间水准。 而《完美世界》应该是获利稳定,每次改版都有在打几轮 TVCF 。 接着他们的产品线上居然出现了《东邪西毒》,这是让小爱最不解的安排。
12 、大宇内部组织架构大调整。最近推出两款页游表现都不错,《Sega 棒球》这款虽然服务器状况不佳, 不过还是挺受欢迎的,《飘邈西游》排名也不错。
13 、昱泉将武侠作品《玄武》交给橘子做之后不容乐观。 然后接着就开始发展海外授权,成绩表现不赖,透过《全民偶像》也切入SNS市场,可惜后继无力,没办法于 SNS 列强瓜分之下抢得一块饼。
14 、红心辣椒, 2010 年产品线很保守,除了年初《守护之星》之外并无推出大作,暑期以《食神小当家》这款游戏打入 Webgame 的市场,受到许多原本爱玩餐厅游戏的玩家喜爱。 年底推出《铁影特攻》与《 mini fighter 》并无进入商业化,所以营收上并无贡献,主要还是以老游戏改版支撑公司营收。2010 年上兴柜, 2011 年上柜也是需要在一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