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黑丝诱惑 实战机箱防尘应用测试_3DM单机
3dmgame
购买机箱时的考量因素有很多,包含扩展性能、散热效果、箱体做工等等,防尘同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过多的灰尘不仅会阻止散热效果,对机箱内很多“住户”的安危也是一大挑战,尤其是在“洞洞流”越加普及的今天,所以防尘也更需要被玩家们重视。

丝袜的另一面

某论坛技术达人
说实话写这篇评测并不是因为某种恶趣味,对机箱防尘比较了解的玩家们都知道丝袜的这个作用。实惠、普及、薄、洞多都是它独到的优势,因此除了在大街上被人偷瞄和套在头上拍警匪片以外,丝袜也常常被玩家们推荐用到机箱防尘上。
主流机箱中,防尘设计多为采取加装防尘网的方法,通过它可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灰尘被吸入机箱。常见的防尘网分为两种,防尘海绵和金属冷布。他们密布的空隙可以在防尘同时也提供通风效果。

前面板海绵防尘网
防尘海绵多分布在机箱前面板光驱挡板处,它本身的厚度在两枚硬币左右,且网孔比冷布要密闭。所以更多情况下都是被设计在光驱挡板这样的辅助型被动进风位,对于机箱内部空气流通的影响就会小一些。

机箱前面板风扇防尘网
金属冷布往往出现在加装有机箱吸风的风扇位,多以风扇罩的形式出现,因为风扇的主动进风效果会加大灰尘吸入,这需要玩家们进行定期清理。所以也会有一些机箱厂商将防尘网设计的方便拆卸,这一小小细节会方便玩家的清理过程。

电源防尘设计
另外在机箱内还有一种防尘网,结构和面板处的冲孔网一样,不过质地要软一些,它多分布在电源位,但并不是所有机箱都会提供。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玩家机箱都使用了下置电源设计,难免会从机箱外面吸入灰尘,所以还是很有必要采取防尘措施的。不过电源的稳定也很重要,这种防尘网就是因为不会过于阻碍风流才得以采用。

正压差设计 负压差设计
不仅是上面这面这些常见的防尘设施,一些机箱厂商还通过特殊设计以增加防尘效果。如采用烟筒式这压差设计的银欣乌鸦和FT系列机箱,以及在侧板安装有多层防尘设施的动力火车绝尘机箱,虽然都在常用防尘网和特色设计的双重作用下,比一般机箱的防尘效果要更好一些。
灰尘堆积往往是日积月累才会发生的,然而测试中为了更直观的将效果进行展示,只有通过增加灰尘来实现。表现方式上起初想到了很多材料,如自喷漆,出色的着色效果可以让测试结果更加显眼,而且它喷出的多为汽雾,也容易被风扇吸入,但考虑到毒副作用和过强的染色性等方面,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案。此外还有水和烟雾,不过也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最终还是选定了“土方法”,它的好处是更加贴近实际灰尘堆积的效果。这里没有强大的科学理论,没有先进设备,有的仅仅是山寨式实验。

有待风气云涌

暴力风扇
为了让尘土更加容易被风扇吹飞,我们选用了一款220V,0.14A的建准DP200A风扇,彪悍的性能可以发出撕裂空气般的声响,可以当成电风扇的良好替代者。对这样一款风扇来说,外面的金属风扇罩是非常必要的,千万不要尝试将手指伸入其中。


效果不是很好

这个才够劲

材料精挑细选
测试用土选用上分别使用了三种土进行对比,最终还是燃煤的废渣比较适合。所有废渣均经过纯脚工碾压,并使用电源位防尘网过滤,粒粒尽心挑选。从结果来看一些稍大的颗粒仍旧被渗漏了下来,电源位防尘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还没有测试就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纸张和散热片
测试中不仅涉及防尘效果,对温度也有一个对比,具体通过对粘在防尘网上的显存散热片取值完成。为防止温度测试仪器摆位对成绩的影响,测试桌面上粘有一张白纸对风扇定位,手握测试仪时小拇指与无名指夹住桌面棱角,温度采集点光线定位散热片固定位置取值。
测试防尘网取材中
三种防尘网分别取自两款机箱,从他们身上大家还能看到人性化设计带来灰尘清理的便利。

Antec DF35前面板


轻松取下防尘网
金属风扇罩式防尘网来自Antec DF35机箱,从它身上你会发现清理灰尘是一种享受,不用复杂的拆解就可以完成全过程。打开它活动式的风扇罩、扣起提手、拉出防尘网,仅此而已,整个过程耗时仅仅几秒而已,即便是每月清理一遍你也不会觉得繁琐。


拧螺丝拆卡扣

取下防尘网后
其实我个人很喜欢伟训的机箱,各方面设计都很到位、价格也低,不过这这机箱的包裹就有些严实了。它的前面板全部铺有防尘海绵,效果自然不用说,但拆卸就显得繁琐了点。为了取出防尘网我们需要拆下前面板,拧掉四颗螺丝、掰开金属冲孔网凸起固定部分,最后才能从冲孔网和塑料面板的夹缝中抽出海绵。由于不熟悉结构,过程会显得稍长一些。

丝袜来了

与防尘网对比
对于购买这类商品的男性玩家来说,网购的方式会从容一些。起初还会担心丝袜拿在手里会不会过于吸引目光,但看到那熟悉的半透明京东手提袋后我忐忑的心立马淡定了下来。买回来的路上还在想,在线拍的时候也没注意有没有尺寸或是规格什么的,这玩意不会是骷髅和大象都是一个尺寸吧?至少小编的腿型是无法为大家带来伪娘版试穿图像了。言归正传,在收到货后发现丝袜的网孔大小还是比较符合测试需求的
实战丝袜防尘效果 终于到了最终测试的部分,第一次测试时由于忘了关门,在强劲风力作用下感觉室内扬起了小范围沙尘暴,还好当初没有选择使用自喷漆进行测试。

防尘网测试中

满地苍夷

环境很冷啊

防尘网温度测试

防尘网背面

正面全是灰
短短几分钟过去地板砖上就铺有薄薄一层灰尘,测试十分理想,最初的种种担心也随风而去。测试后散热片定点温度为-2.4℃(不是风力大,只因环境温度低),而整块散热片上的最高温度为-1.8℃。割开风扇罩四周的胶带可以看到防尘网正反两面都已经满面尘灰烟土色,很多缝隙内还卡有微小颗粒。

穿过丝袜的灰尘

温度测试

丝袜散热片的最高温度

土少了一些

背面情况

正面变肉色了
用剪刀剪开丝袜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至少远没有电影中那么简单。测试完成后可以看到丝袜防尘网的背面卡有大量细小颗粒(丝袜网孔尺寸小于防尘网),地面也要比之前的测试干净一些,丝袜双面同样被染成了灰白色。散热片测试点上显示温度为-2.6℃,最高温度为-2.2,比之前防尘网有小幅降低。
防尘海绵的效果测试
最后是防尘海绵,它是三种材料中最难与风扇罩粘合的一种防尘网,而且因为测试时风扇距防尘网间的空气堆积造成了海绵震动,所以散热片在测试中脱落,没有采集到温度,不过用手测试透过海绵的风量还是很大的,而且也同样有灰尘被吹走的效果。它是测试中防尘效果最好的一种材料,正面密集的分布着大量灰尘,而反面的风扇电机处盲点比之前两者都大,说明被正面阻挡的灰尘更多一些。

海绵也很赞

背面比较干净

灰土遍布

都很好清理
还是开头的那句话,在很多情况下防尘与散热都是一个相对立的问题,从测试结果看三种材料也确实是各有千秋。看完测试并不会改变大家的防尘网购买方向,为了美观和安全,很多人会选择金属风扇罩、为了防尘效果海绵同样会被玩家们购买,而对于感觉单独购买防尘网比较麻烦的小部分玩家,可能也会选择使用丝袜。DIY三个字母中“D”排在最前面,无论使用什么方法,能够从动手中享受到快乐才是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