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理论要重写!NASA今晚公布神秘新发现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11月29日发布的新闻稿,NASA将于当地时间12月2日下午2时 (北京时间3日凌晨3时)左右在华盛顿总部演播大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内容将涉及NASA在天体生物学方面的一些新发现。
NASA网站发布消息称,此次新闻发布会将按照惯例,以电视和网络两种方式向受众进行实时播放。 英国媒体报道称,NASA这次将要发布的信息与一种在加利福尼亚湖中新发现的细菌有关,这种细菌能够用砷替代磷维持生命。科学家此前认为,其它星球如果存在生命,含磷大气也不可或缺。但新发现的细菌推翻了这一结论,NASA专家认为有关外星生命的理论可能需要重写。
这已经不是NASA第一次就“新发现”举行新闻发布会。在11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NASA曾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宇宙黑洞。不过由于预告信息过于模糊,网络上曾热传“NASA发现了外星人”,但最终公布的结果却让不少“外星人”痴迷者大跌眼镜。这次为了防止再次出现 “乌龙”,NASA特地提前向媒体透露了主要内容。
下一页浏览最年轻的宇宙黑洞相关报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5日宣布,研究人员在距离地球大约5000万光年的太空发现“年仅”31岁的黑洞。研究人员认为,这一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5倍,由一颗质量大约20倍于太阳的超新星爆炸形成。新发现的黑洞位于距地球5000万光年外的室女星系团中。研究人员1979年观测到名为SN1979C的超新星爆炸。依靠美国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观测,他们认为,这处星体附近区域强烈的X射线与黑洞发出的X射 线一致。

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天体物理学家金伯利·韦弗说:“我们以前从不知道一个黑洞诞生的具体时间,现在能观察它演化到孩童和青少年的阶 段。”韦弗说,这个迄今发现的“最年轻”黑洞给研究人员提供了“奇妙”的学习机会。
研究人员同时谨慎表示,不能排除黑洞外的其他可能。
5000万光年算近邻
美国《华盛顿邮报》说,来自马里兰州斯旺顿的天文学家古斯·约翰逊可能见证这一黑洞的诞生时刻。当年,约翰逊观测星空时,看到一个星体突然猛地一亮。随着约翰逊的发现,这颗超新星才走入人们视线,后被命名为SN1979C。
SN1979C是当时人们直接从地面观测到的银河系外第三颗超新星。尽管SN1979C距离我们5000万光年,但这个距离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并不算遥远,SN1979C甚至算得上地球的近邻。
研 究人员认为,发生爆炸的SN1979C质量大约为太阳质量的20倍。这一质量正好处于决定星体不同“命运”的分界线上。太空新闻网说,质量不足太阳质量 20倍的星体在生命末期,因重力崩溃发生爆炸后通常形成密度极大的中子星;而质量超过太阳20倍的星体则会在生命最后演化成为黑洞。
专家解读:对地球“没一点影响”
NASA发现“最年轻”黑洞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距离地球5000万光年是什么概念?既然它离我们这么远,我们怎么能够看到呢?这个黑洞的发现对我们地球和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的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樊军辉。

樊军辉
文/本报记者黄蓉芳
问题1:对地球有影响吗?
解读:黑洞也有“势力范围”
对于人类而言,黑洞是贪婪的宇宙掠夺者,它吞噬一切靠近的物质,包括其他星球和黑洞。
但 樊军辉指出,黑洞的吞噬作用有点像老虎占山为王,它是有势力范围的,即它的引力半径。“黑洞是对别的物质有吸引力,无论任何物质,只要进入它的引力半径, 便无法逃逸,‘再也出不来’,但如果在它的引力半径之外,是不会被吸进去的。”樊军辉说。他根据NASA公布的信息推算这个黑洞的引力半径就也是60多公 里。“可能肯定地说,这个黑洞,对我们地球和人类而言,一点影响都没有!”他说。
问题2:到底有多大年龄?
解读:5000万年前已形成
“这个黑洞离我们5000万光年,就意味着早在5000万年以前,它就已经形成了,只是我们现在得到的观测年龄是31岁。”樊军辉说,它的光线行驶了5000万年,于1979年来到了我们这里,被地球上的望远镜接收到,被我们首次发现。
“事实上,它已经5000万岁了,我们如今看到的不是它现在的样子,而只是它31岁时的样子。”他说,“它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如果要看到它现在的样子,必须等到5000万年以后。也有可能它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问题3:发现意义何在?
解读:证实黑洞生成理论
“这一发现的意义首先在于人类第一次从超新星爆炸的余烬里找到了黑洞。”樊军辉说,此次发现或许能为“超新星爆炸生成黑洞”一说提供直接论证。
按 照现在的恒星演变理论,恒星演化到一定程度,会通过超新星的爆炸来毁灭自己,而在爆炸后的余烬里就可能产生黑洞。“这一发现跟目前的恒星演变理论是相吻合 的。”樊军辉说。其次,这一发现的意义还在于,我们以前探测到了黑洞,但无法证实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发现就为此提供了证据。
另外还有一件天文界新发现,银河系中央发现巨大气泡,能量或来自超级黑洞:
“黑洞”一直以来都非常吸引科学家及民众的研究和关注,在人们的认识中“黑洞”的引力如此强大,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而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了一条消息,他们发现银河系中央分离出两个巨大的“气泡”,其中包含巨大能量,这些能量就可能来自银河系中心产生的超级黑洞。

据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些由伽马射线“气泡”形成的巨大空间总共跨度达5万光年,一个“气泡”跨度是2.5万光年。往银河系南北延伸的“气泡”看起来,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哑铃或花生形状。这些“神秘”“气泡”的成因还不清楚,不过研究人员说,“气泡”中包含巨大能量,这些能量的来源可能是银河系中心的超级黑洞,而这一超级黑洞可能在数百万年前形成。一个“气泡”包含的能量大概等同于10万颗正在爆发的星星能量,这可能暗示着,近期有天体通过快速方式释放出巨大能量。据了解,一名研究人员表示,无论这两个巨大“气泡”的能量来源是什么,都会涉及到天体物理的深度问题。
在另外,科学家发现新观测证据证明宇宙星体数量被过分低估: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有新证据证明宇宙中所包含的星球数量可能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数量要多出两倍多,科学家们认为之前的估计在估算红矮星数量时出现了漏算。这一发现 大大增加了在宇宙中发现地外生命存在可能性的几率,而且还有助于解决困扰科学家已久的宇宙质量缺失问题,为了维持理论计算和宇宙实际形态和行为吻合,科学 家们不得不假设宇宙的许多质量存在与大量暗物质中,而这一新发现则可令科学家减少这部分暗物质的估计数量。
这一新发现的论据是,最近对其它星系的观测结果显示,这些星系的构成方式和结构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存在不同。观测结果显示年龄比银河系更大的星系内部包含的红矮星数量是银河系的20倍以上,红矮星的体积和亮度都不如太阳,因此只有在最近使用了大功率望远镜的条件下,才可以观察到这些星体。科学家表示:“很可能有数万亿个地球正在围绕这些红矮星旋转。而红矮星的年龄一般超过100亿年,因此围绕这些恒星旋转的行星上可能会存在高度发达的生物,故人们历来对红矮星非常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