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览暗黑,魔兽,星际台北游戏美学展明登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Blizzard Entertainment 15 年来累积保存的电脑游戏幕后艺术创作,首度在海外登场!台北当代艺术馆将于8 月20 日起举办「大玩.特玩–游戏美学」展,集结科幻、恐怖、奇幻三种类型为主轴,探讨电脑游戏中包含的创作元素、用形式及美学特质,包括《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魔兽争霸》三大系列游戏创作将提供给玩家欣赏,包括尚未上市的新作《暗黑破坏神3》、《魔兽世界:浩劫与重生》也加以曝光。
Blizzard 策展人提姆‧坎培尔表示,此次展览以科幻、恐怖、奇幻为主轴,集结了Blizzard 旗下《魔兽争霸》、《魔兽世界》、《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等作品,原本有些早期艺术作品为初始的构想,艺术家觉得较为粗糙、不想要展出,但他们认为这些原始的作品是游戏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游戏故事等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尽力说服艺术家来展出;Blizzard 希望藉由这样的展出,让玩家可以有机会了解真实游戏的创作过程,一窥游戏是如何从原本草图乃至于到游戏呈现给玩家的实际状况。

提姆‧坎培尔

石瑞仁致词
台北当代艺术馆馆长石瑞仁指出,游戏从次世代文化成为新主流,2006 年起,英国影艺学院也正式为电玩游戏设立奖项,不仅正视电玩为「21 世纪的新艺术」,影艺学院所颁发的15 个电玩奖项也从此成为电玩业界的一种成就指标,游戏艺术在众多艺术家的参与加上科技与游戏性的相互激荡下,激发出令人着迷的艺术,藉由本次特展当代馆希望将日渐普及的电脑游戏以及相关文化议题,带入当代艺术领域中,从创意开发与表现,艺术欣赏与参与,社会流行与教育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回顾、展示、检视与探讨。

大玩.特玩–游戏美学展

冰封王座
台北当代艺术馆表示,Blizzard 的座右铭是「创造有史以来最棒的史诗级娱乐体验」,自90 年代中期陆续推出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等三款热门游戏,游戏的内容架构融入了古典神话、 文学史诗、宗教神学等,开创了丰富的游戏剧情。这些游戏融合了西方雄厚的美学传统和艺术想像的力量,不仅建构出真实而独特的各种场景,也虚拟规划出一系列的文明种族。这三款游戏不约而同地穿插着科幻、恐怖、奇幻的美学元素,并随着时代演进,逐渐发展出一套内容奇特脉络复杂的世界观与神话史。本次展览从游戏发想阶段的各种角色造型图稿,到讨论定案的精密图画;从粗胚静态的立体雕塑或模型到动态迷人的3D 拟真影像,以及整合这些创意元素建构整部完美游戏作品的地图、场景、道具等等,公开展示这三款热门游戏「成形之前」的「幕后之作」,让民众得以见识这些游戏的创意来源,了解每部游戏之中复杂交织的内容架构,欣赏各自有趣的艺术表现风格,体会当代游戏美学。

展览介绍

走道有Blizzard介绍
◆ 《星际争霸》展区
提姆‧坎培尔今日实际带领媒体导览「大玩.特玩–游戏美学」展,玩家在台北当代艺术馆一楼展间R105-R108 是以《星际争霸》为主题的科幻世界,诉求「科幻」的艺术主题,《星际争霸》游戏背景设定在26 世纪初,地点位于遥远银河系中心的克普鲁星区,讲述三个种族之间争夺霸权的故事,包括来自地球的人类、神秘而强大的神族、以及进化迅速的异形虫族。

提姆‧坎培尔解说展览设计

星际争霸展现科幻主轴
首先,在《星际争霸》主题展区不仅可以看到3D 展示,还有互动展示设施,当玩家把手伸入装置中,投射的萤幕画面就会出现游戏的内容。

主题展区

互动设施
至于R106 展间主题则是「人类」,人类所生存的空间建筑风格呈现了一种工业机械化的金属科技感,玩家在此可以看到熟悉的吉姆.雷诺等相关创作,当吉姆.雷诺作战时,他配备全副的动力装甲和电磁步枪,与坦克、幽灵特务等其他部队分工合作、并肩作战。






R107 展间则是「虫族」的世界,虫族是以寄生、黏液、感染等攻击性昆虫与爬虫类的武器作为攻击手段,玩家可以看到设定虫族居住空间是以错综复杂的管道组成,大部分的建筑都必须建造在这些称为「营养管束」之上,玩家还可以看到虫族部队造型设计的创作,包括利牙、大鳌、猛爪等;当然,玩家熟悉的莎拉.凯莉根,现场也有15 幅变身后的凯莉根手稿与形象图,玩家可看出她不但保留了女性人类的身材外观和妩媚体态,同时也具有蛇蝎与昆虫的刺刃利爪和邪恶泼辣的神情。




R108 展间则是拥有高度科技的「神族」,在形象稿的设计中,神族的外貌特征与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形象相去不远,还有展示出神族使用先进的能量光束和震波,加上他们的心灵力量等艺术图设计。




一楼除了《星际争霸》展区外,现场还设计「粉丝游艺」空间,展出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地玩家从游戏中衍伸发展出来的各种「再创作」,玩家可以一窥其他玩家对于这三款作品的诠释。


◆ 《暗黑破坏神》展区
当玩家要前往二楼前,会在回廊看到《魔兽世界》中令人熟悉的集合石,踏上楼梯间还可看到吸引人目光的游戏影片。


进入二楼后,迎面而来的是血红与暗黑交错的恐怖空间,走廊上充满的骷髅的布置,展现出以「恐怖」为主题的《暗黑破坏神》展区。 《暗黑破坏神》游戏故事架构方面,取材自上古人类出现之前、天堂与地狱间战争的神话,其中,从地狱坠入人间、让大地笼罩着恐怖诅咒与威胁的三个魔神-恐惧之王暗黑破坏神、仇恨之王墨菲斯托、和毁灭之王巴力,就是玩家在这系列游戏中要设法封印和铲除的终极对象。


玩家进入203 展区后,可以欣赏到《暗黑破坏神》的许多手稿,了解当初研发团队发想的脉络,包括一代、二代的人物素描图稿、平面彩绘、与3D 模拟图,像是天使、恶魔、骷髅、流浪者、木乃伊、疆尸、怪兽、巨人、狼人、巫师、法师、战士等设定;玩家可以借此明白单一角色如何由概念差突发想、细部素描,到点线面计算连结、上色,乃致于最终定稿。




至于202 展间则是展出《暗黑破坏神》的各式场景图,让玩家欣赏故事的环境设定,不论是充满动物骷髅的荒凉土地、中世纪教堂的彩绘玻璃、透出异样光线的哥德式大教堂等,营造出令人恐惧的诡异氛围。



此外,现场也展出尚未上市的《暗黑破坏神3》的角色动作影片,三代画面设定强调视觉呈现上的精致度与立体感,与在细节处理上力求特征的突显与栩栩如生。
Blizzard 表示,以「野蛮人」为例,二代特征就是不协调的身材比例,刻意强化的四肢与肌肉纹理,但到了三代野蛮人从身材到装备的整体比例都明显合理许多,针对眼神与表情的细部处理,让他除了强健的体格之外,浑身散发出一种坚定无畏的意志与信念。







在前往下一个展区之前,玩家将会经过环绕剧院,玩家可以坐下来欣赏一下《暗黑破坏神3》目前所公开职业的动态神韵。
◆ 《魔兽争霸》、《魔兽世界》展区
踏入最后一区展区,则是此次展览作品数量最庞大的《魔兽争霸》与《魔兽世界》系列,现场展出超过330 件作品,展现奇幻的艺术类型。 「魔兽」系列游戏主要场景艾泽拉斯的历史故事,以及矮人和精灵等种族的背景特征,多半皆援引自北欧神话。


现场《魔兽世界》、《魔兽争霸》的展区拥有巨幅的「伊利丹vs. 巫妖王」的画作,死亡之翼的巨型模型等展示,相当吸引现场参观者的目光。




台北当代艺术馆表示,此次来台展出的6 百多件作品,创作年代最早的为1994-1995 年,这些早期作品主要集中在「魔兽」系列的展间,玩家可以看到早期人物手绘稿多以漫画专用的针笔绘制,画风接近报纸内的简洁俐落的黑白时事插画,强调人物本身的肢体动作。




此展区以主题为区分,除了《魔兽争霸》外,《魔兽世界》则以系列资料片为来展出,玩家可以欣赏到《魔兽世界》刚推出时,各种族的设定创作。






玩家还可看到《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德莱尼、血精灵与伊利丹的艺术画作。






还有《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中,宣传影片如何制作,画作设定,乃至于霜之哀伤等相关作品。这个展区展出多件动画制作流程的示意作品,加上故事原始发想概念,以及本展所展出的草图、图像、影片等不同形式与阶段的作品。






尚未上市的《魔兽世界:浩劫与重生》也展出了新的哥布林与狼人的设定图、画作与两种族的表情动作等。台北当代艺术馆指出,玩家参观此展区中大批场景图可以发现,游戏对于各个种族生活场景的设计,总能在地球的现实环境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文与地理景观,或是在其他文艺创作当中找到类似的例子,为奇幻文艺将虚构世界建构在现实之上的例证,例如「北风冻原」仿佛是南美智利复活岛与南极冰山的混合体;吉尔尼斯城童话般的房屋实为英格兰19世纪的维多利亚式建筑。


◆ 讲座活动
台北当代艺术馆指出,搭配「大玩.特玩.游戏美学」展期,现场也规划相关活动,包括Blizzard 策展人提姆.坎培尔与台北当代艺术馆副馆长林羽婕主讲「大玩‧特玩-游戏美学策展讲座」、王学武与李家莹主讲的「魔幻旅程-游戏中的神话与奇幻故事」、 史撷咏「魔幻音域-游戏与音乐的交响」、简瑞麟与François Boetschi 等主讲的「瑞士3D 动画大师讲座」,现场也将邀请Blizzard 旗下艺术家马克.吉本斯(Mark Gibbons)、布莱恩.索沙(Brian Sousa)、与艺术总监格蓝‧雷恩(Glenn Rane)等主讲「游戏的新世代、新空间与新艺术」,以及由媒体副总裁麦特.沙米亚(Matt Samia)与计画领导人杰夫.张伯伦(Jeff Chamberlain)主讲的「游戏影像的经纬转轴」等。相关活动时间、报名方式,玩家可至当代馆官网查询。


「大玩.特玩.游戏美学」展览从8 月20 日至10 月10 日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展出(台北市长安西路39 号),一般门票50 元(周一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