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名作!外媒评选出15款创意超前的游戏_3DM单机
3dmgame
由外媒评选出来的创意超前游戏,这15个游戏可能并不都是名作,但其中有的是开创时代或游戏类型的先驱,有的让我们看到了崭新的游戏玩法。我们今天玩到的游戏中,不少创意都受到了它们的启发,它们超前的创意对今后的游戏也许还能产生影响。
15. Majestic
发行厂商:EA
发售日期:2001年
登陆平台:PC
《Majestic》是最早一批ARG( Alternate Reality Games,既可以与现实交互的游戏)的先驱者,它不需要使用手柄之类的控制器来玩,而是借助于身边的一些通讯工具,像电话、短信,电子邮件、传真还有网站等等,通过这些工具的紧密互动来进行游戏。
游戏通过真实事件,例如陌生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给玩家,激发他们对假设的神秘政府阴谋产生好奇心。虽然《Majestic》最终因为过于小众而没能大卖,但是它的精神却被其他ARG继承了。
超前创意:EA开辟的全新游戏类型,和另外游戏的体验截然不同,是一个大胆的游戏,虽然最后失败了。
14.神偷:暗黑计划(Thief:The Dark Project)
发行厂商:Looking Glass Studio
发售日期:1998年
登陆平台:PC
《神偷:暗黑计划》是一款潜行动作类游戏,玩家要无声无息的隐藏在阴暗处躲过巡逻的守卫,假如弄出的声响过大而惊动了警卫,那处境就不妙了。
《神偷:暗黑计划》是第一款引入了潜行和声光概念的游戏,他启发了之后的《分裂细胞》和《合金装备》系列还有《狡狐(Sly Cooper)》,可以说是这一类型游戏的开山怪。
超前创意:游戏史上第一款用光和声音来体现隐蔽性的游戏。
13.VR战士(Virtua Fighter)
发行厂商:SEGA
发售日期:1993年
登陆平台:街机
SEGA公司于1993年推出的《VR战士》是第一款跨进全3D时代的格斗游戏,不同于以往2D平面的格斗游戏,《VR战士》从角色到背景再到场地都清一色的由多边形构成。《VR战士》影响了之后所有的3D格斗游戏,包括《铁拳》、《灵魂力量(刀魂)》和《生或死》等等。
超前创意:游戏史上第一款3D格斗游戏,所有3D格斗游戏的鼻祖,可以说是制订了3D格斗游戏的标准,包括出招方式。
12.暗影狂奔(Shadowrun)
发行厂商:Data East
发售日期:1993年
登陆平台:SFC
《暗影狂奔》是16位机时代,在家用机上为数不多的优秀欧美RPG之一,在铺天盖地的日式RPG之中特别显得独树一帜。游戏对话中的关键字系统可以说是时下不少游戏的鼻祖。
玩家在与NPC对话的过程中会获得一些NPC提到的关键字,随后这些关键字会记录在游戏字典里。在之后的游戏中,可以将这些关键字拿出来询问别的NPC,游戏剧情的推进主要就是依靠这种方法。这个系统在PC上挺常见的,但是对于家用机来说可是个新东西。
超前创意:《暗影狂奔》在当时是一款家用机上的PC玩法游戏,与家用机上的RPG感觉截然不同。
11.时空之旅(Chrono Trigger)
发行厂商:SQUARE
发售日期:1995年
登陆平台:SFC
《时空之旅》是纵观SFC平台无可争议的最强RPG,游戏有着动人的故事和独特的多结局系统,根据玩家做出的选择和行动,产生的结局多达13种之多。另外SQUARE还独创了多周目系统,当玩家通关过后可以选择多周目模式来重新开始游戏,这种模式可以继承之前游戏得到的等级、状态、道具、装备、金币等等,在《时空之旅》中,玩家借助这个模式可以挖掘出许多有趣的结局。
超前创意:如今多周目模式已经是每个游戏必不可少的了,它可以提升不少游戏的乐趣,我们还是要记得这个模式的开创者是《时空之旅》。
10.旺达与巨像(Shadow of the Colossus)
发行厂商:SCEA
发售日期:2005年
登陆平台:PS2
《旺达与巨像》让我们见识了游戏场景到底能做到多么宏大。这款游戏的目的很简单,找到十六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巨像,然后干掉它们,除此之外没有一个支线情节和任务。然后在如此简单的游戏目的之下,我们却体验到了不一般的游戏过程,这要归功于SCEA塑造出的广阔无垠的游戏场景。
超前创意:《旺达与巨像》用特别的手法演出了一场不一般的追逐戏,游戏目的就像从A点走到B点那么简单,然而从中得到的感受却振人心肺,让玩家们看到了简单的游戏也能做得如此震撼,也给其他厂商展示了在简单概念下如何做出强力的执行流程。
9.X
发行厂商:Argonaut Studios
发售日期:1992年
登陆平台:GB
由Argonaut Studios和Dylan Cuthbert(他在进入Q-Games公司之后开发了《像素垃圾》系列)开发的《X》是一款只在日本发售的GB游戏,它是任天堂《星际火狐》的精神导师。这款游戏十分厉害,在GB那样机能低下的掌机上做出来出色的3D效果,而且还是在1992年,每人知道它到底是被什么黑科技制造出来的。
超前创意:日本第一款3D掌机游戏,登陆于机能非常低的GB,创造了一个神话。
8.人体成果(Body Harvest)
发行厂商:DMA Design
发售日期:1998年
登陆平台:N64
开发公司DMA Design就是现在人见人爱的Rockstar North的前身,他们开发了这款N64上的开放世界中以任务推进流程的动作冒险射击游戏。游戏中的载具可以乘坐,有任务可以完成,而且环境还是开放式的,这与《侠盗飞车3》简直太像了。可能你已经明白了,这款游戏就是“沙箱”类型游戏的原形。
超前创意:最先想到并实现“沙箱”类型的游戏。
7.行星格斗(Tobal No. 1)
发行厂商:SQUARE
发售日期:1996年
登陆平台:PS
谈起这个游戏,大部分人更能想起的是附送的《最终幻想7》试玩版,然后这款游戏的意义却绝非如此。高达60帧的游戏画面还有可以在上面自由移动侧滚的对战场地,这些影响着之后的《VR战士3》和《灵魂力量》等游戏。
超前创意:可以在其中尽情奔跑的对战场地。
6.完美黑暗(Perfect Dark)
发行厂商:Rare
发售日期:2000年
登陆平台:N64
Rare在《黄金眼007》中打破射击游戏概念后的一部极具野心的作品,游戏包含了大量新元素,例如训练程序、多人游戏和合作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在家用机平台上未曾出现过的。然后正是因为想一次做出这么多内容,游戏超出了开发者的控制,最后有些失衡。
超前创意:在家用机平台上给予了之后的《光环3》不少启迪。
5.网络创世纪(Ultima Online)
发行厂商:EA
发售日期:1997年
登陆平台:PC
《网络创世纪》并不是第一款拥有“让众多玩家通过网络联系在同一个世界中”这种概念的游戏,但它是第一款倍受青睐的MUD(Multi-User Dungeons,多人同闯地下城)游戏。《网络创世纪》还是设定出MMO(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大型多人在线)雏形的一款游戏,影响着如今的《魔兽争霸》和《星战前夜》等等诸多网游,如果没有它大胆的设定,我们今天也许看不到如此丰富的MMO游戏。
超前创意:所有MMO游戏的鼻祖,它的功绩无法估量。
4.空手道(Karateka)
发行厂商:Broderbund
发售日期:1984年
登陆平台:Apple II
《波斯王子》之父Jordan Mechner于1984年在Apple II上制作的游戏,以生动的过场画面和丰富的人物动作而受到好评。游戏讲述的是一位空手道大师为了救出真理子公主勇闯恶魔堡垒的故事,玩家要扮演这位空手道大师击溃无数敌人,然而却只有一条血。Mechner还在游戏结局雷人了一把,玩家在救出公主过后如果不站远点,会被公主一脚踢掉脑袋。
超前创意:优秀的过场画面以及开发者新奇的思维。
3.梦幻之星Online(Phantasy Star Online)
发行厂商:SEGA
发售日期:2001年
登陆平台:DC
作为家用机上的第一款可以通过网络联机的游戏,SEGA打了一场漂亮仗,他给玩家们展示了对得起“次时代”三个字的高品质游戏。《梦幻之星Online》不同于PC上的网络游戏,它简化了许多流程,加强了动作性和游戏节奏,是一款在午夜时候玩起来也会聚精会神的作品
超前创意:把家用机用户带进了网络时代,从此网络游戏不再是PC玩家独享的了。
2.莎木(Shenmue)
发行厂商:SEGA
发售日期:2000年
登陆平台:DC
《莎木》是SEGA在DC主机上的杀手锏,游戏有着实时的天气变化,日夜交替,还有大量可以互动的场景,这在当时是极有远见的。同时《莎木》也是推广QTE(Quick Time Event,快速反应事件)的一大功臣。然而却出现了游戏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高额的投入换来了不到100万的销量,游戏制作人铃木裕也在之后被SEGA冷落。
超前创意:《莎木》给玩家带来了一个“有生气”的世界,里面的人物塑造都饱满有型,互动丰富。QTE也是一个新的系统,在之后的《战神》系列中得到了大力发挥。《莎木》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在当时来说都是超前的,影响的游戏数不胜数。
1.吃豆人对战(Pac-Man Vs.)
发行厂商:Namco
发售日期:2003年
登陆平台:NGC
在2003年发售的《吃豆人对战中》,玩家可以用GB和NGC联机对战,使用NGC的操作游戏中的反派小鬼,使用GBA的则是操作吃豆人。在NGC上的玩家因为是小鬼,只有很小一团的可视范围,而在GBA上操作吃豆人的玩家可以看到整个游戏场景,就和传统吃豆人一样。值得一提的是NGC默认就有4个手柄接口,也就是说可以3个玩家同时操作小鬼抓吃豆人。
超前创意:《吃豆人对战中》宮本茂设计的,因此游戏的许多元素在之后的Wii上得到了重现:互联,多人,亲和欢乐的游戏,独特的操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