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人间 深度解读任天堂三大困境_3DM单机
3dmgame
近日,有国外的玩家对全球游戏公司集团的市值进行了一个排名,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其中腾讯以414亿美金排名第6,而任天堂公司则以359亿美金排名第7。

全球游戏公司市值排行榜前20名
市值不及腾讯,这是否意味着老牌游戏公司任天堂公司被中国的年轻游戏公司超越了呢?事实不尽然如此。
首先,腾讯并不是一个专营网游业务的公司,而任天堂则专门从事于游戏业。其次,市值的高低并不足以对公司的影响力论断做充分的证据,例如最近有报告显示,社交游戏公司Zynga的市值估计为55亿美元,超过了EA的51.6亿美元。但这并不能说明Zynga的影响力就超越了EA。

今年,在为马里奥与自己庆生的时候,宫本茂笑得或许并不那么开怀
当然,这样的讨论也不是没有理由。任天堂在4-9月亏损额达20.1亿日元(约合1.6亿人民币)。而Wii与DS系无论是主机还是游戏软件在本年度也都呈现出了大幅度下滑。种种迹象不得不让人对其“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所担忧。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任氏目前的困境,而任天堂遇到的问题又有多严重?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一番:
困境之一:销售背景环境的变化
任天堂的销售背景环境变化大概可以分为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与整个日本游戏业状态的变化。
世界经济形势变化方面,08年左右的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对任天堂来说本来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根据历史经验,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就倾向于购买廉价休闲娱乐向的消费品,以求得心理慰藉。而任天堂的产品正是这一“口红效应”的受益者,其主机与掌机的售价又比同类产品更低廉,因此我们看到08~09年当日本乃至全球经济哀鸿遍野、索尼与微软的游戏部门各种亏损大量裁员的时候,任天堂依旧能够以良好的业绩“笑傲江湖”。

PS3 Slim引发的价格战使得相当保值的Wii也不得不降价应对
但是,当世界金融形势有所好转,人们的消费力逐步回升的时候,任氏的低价策略收益就相对降低了。从主机、掌机的软硬件方面,任天堂也都没有更多的新产品推出。而对于竞争者们来说,此时掌机、主机价格劣势已不再那么明显,再加上PS3、XBOX360的轻量化与下调价格的策略、良好的后续产品跟进(PS move、Kinect以及不少游戏大作),也难怪在09年末至今索尼能扭亏为盈、微软销售逐步攀升,而任天堂却出现了七年来首度的亏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元汇率上涨,任天堂基于外币的资产缩水621亿日元(约49.68亿人民币)。也成为了其第二季度亏损的重要原因。
日本游戏业的状态变化,主要是日本游戏业从游戏技术上与创意上均呈现出了衰退的趋势,这也是近年来许多日本游戏公司与知名制作人反复提到的问题。而技术与创意上的落伍使得日本游戏行业本身忙于追赶与学习,很难有较宽松的环境去琢磨游戏本身。近来一个例子就是,日本第三方游戏厂商们的在优秀大作、新作产出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世界范围的社交、移动游戏发展,又要投入更多精力拓展相关领域的游戏业务,使得任氏平台的游戏支持更加捉襟见肘。
困境之二:掌机与家用机的产品老化
任天堂DS系列发售6年了,Wii也在今年11月19日迎来了4周岁生日。经历了如此长的销售期,一方面相关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老化以及对可能即将推出的下一代产品的期待,人们的购买欲望也在持续下降。

美国游戏市场09年与10年1-10月各平台软件销售额的对比(单位:10亿美元)
以上周刚公布的美国游戏销售数据为参考,游戏主机方面,今年1-10月,任天堂销售额同比下降了约20%,而微软有同比6%左右的增长,索尼也只是略少于去年同期的数额。
游戏软件方面,掌机游戏销售普遍不景气,DS平台游戏销量1-10月同比下降12%左右(同样面临老化问题的PSP则高达30%以上)。而Wii平台1-10月游戏销量也同比下滑了24%左右,与之对比,XBOX360游戏销量同比上涨了8%以上,而PS3游戏销量同比上涨幅度更高达 25%。(这还是在Wii平台的玩家基础拥有量接近于PS3或XBOX 360两倍的情况下)
美国游戏市场09年与10年1-10月任天堂、微软、索尼的软件销售业绩对比(单位:10亿美元)
在掌机与家用机产品的更新方面,3DS这款受到业界好评的新一代掌机即将发售无疑给任天堂明年的营收增长带来了良好的预期。而DS平台的软硬件销量虽然有所下滑,但由于巨大销售基数存在,总体销售额还像相当可观。所以在掌机方面任天堂的产品更新有一个很好的接力过程。
而家用机方面就显得不太乐观,据最新消息,任天堂美国总裁表示,至少在2012年以后才可能推出Wii 2,因此要扭转如今的销售劣势,改良游戏硬件、配件以及争取到更多的游戏大作才是目前推动Wii增长所急需的工作。
困境之三:老劲敌穷追不舍,新对手突飞猛进
说到老劲敌,索尼与微软在掌机、家用机的市场统治力虽然与任天堂依旧有所差距,但逆水行舟,09年至今,索尼与微软大动作不断,任天堂方面却几乎乏善可陈。在“高清时代”的发展氛围下,PS3与XBOX360在游戏软件方面涌现出了《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生化危机5》、《荣誉勋章》、《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光环:致远星》等一系列次世代大作,极大推动了相关主机的销售业绩。
游戏硬件方面,10年9月上市的PS3体感外设PS Move销量火爆,超出索尼预期不少。而微软的Projet Natal经历了1年半的研发改良,也在11月化茧成蝶成为了十日销量即破百万的Kinect。无论是从技术创新还是玩家与业界的口碑来看,拥有体感追踪技术的Kinect都要比依靠手柄的Wii与PS move更加出色。其强劲的销售势头也将为XBOX的软硬件销售带来强大推动助力。

Kinect 11月发售,绝对算的上家用机的年度大事件
新对手方面,苹果无疑将成为任天堂最大的潜在敌人。苹果iOS系的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已经具备了不逊色于传统掌机与家用主机的游戏表现力。这些产品不仅技术更新快,而且拥有一个庞大的潜在游戏用户基数以及迅速的用户发展速度(有研究认为到明年,iPhone销量将达1亿部而iPad也有4800万台)。其多功能终端以及联机上的一些优势日益显著。苹果软件商店目前每月销售游戏数百万。这些游戏产品简洁、休闲的定位,也对任天堂的目标市场有所冲击。
任天堂的另外一些新对手就是日益崛起的社交游戏开发商。社交游戏相较于家用机、掌机游戏更加短小精悍。对于休闲玩家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像Zynga这样的公司正在飞速发展,他们将会抢走许多任天堂DS平台以及Wii平台的目标玩家,特别是女性玩家。
破局之道:放下“辉煌”立意创新
众所周知,任天堂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百年老企业,至今还是掌机与家用机的行业带头大哥。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以1980年横井军平领导发售Game&Watch为一个重要标志的话,任天堂的游戏生涯也不比索尼或者微软长上太多;至于行业带头大哥的地位,掌机平台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而家用机市场的优势刚由Wii抢回不久,又面临PS3、XBOX360的穷追猛赶。但任天堂似乎还有些沉浸在往日的“优越感”之中。索尼PS的教训依旧历历在目,近两年的无所作为又让刚刚拉大的整体优势被索尼与微软扳回一城。任氏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有所动作了。

3DS,它将为我们带来一个新的时代
而这个动作,或许应当首先放在加大创新力度上。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论资排辈”而是以“创意为王”。苹果就是眼前最好的例子,斯考利(苹果前 CEO)表示“索尼曾经是乔布斯(苹果现任CEO)的参照。他确实想成为另一个索尼,不是IBM,不是微软。”如今,苹果已经有实力收购整个索尼集团,而索尼正在向苹果借鉴与学习。
任天堂的创新并不是盲目从技术上追赶苹果、索尼、微软,在对手拥有更好的技术背景的情况下,如此的消耗战只会以落败告终。任天堂需要的是结合自己的优势与特点走差异化的创新路线。
比如游戏主机方面,当索尼、微软忙于为自己的主机争取更多软件支持的时候,Wii以游戏理念的革新出其不意收复了失地。如今的3DS也处于一个同样的状态,在硬件参数上或许并不占优,裸眼3D技术运用却把配置的劣势一抹而去。不少人担忧3DS价格偏高,但是从iphone 4与Kinect的例子上我们可以得出,只要产品足够“酷”,价格本身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就会相应弱化许多。

Wii Motion Plus,更类似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配件
游戏主机上,除了理念上的革新,任天堂一贯擅长的“微创新”也应当被延续与发扬。从砖头GB到轻薄式GB到彩色GB。从GBA到GBA SP、GBA Micro。便携性以及技术上的改进与更新一次一次赋予了产品新的销售生命,这一点在DS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Wii方面则略显不足。09年发售的 Wii Motion Plus更类似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配件,而此时Wii需要的则是像Kinect一样能够为“虎”添“翼”的新品。
另外,“微创新”也十分适用于游戏软件方面。任天堂平台拥有《超级马里奥》、《塞尔达传说》、《口袋妖怪》等诸多系列大作,以这些游戏本身的高知名度为基础,添加进新的玩法,做出《马里奥兄弟RPG》、《马里奥银河》这样的作品,软件大卖简直是轻而易举。
当然,目前看来游戏软件方面仅仅依靠“微创新”远远不够,任天堂还需要更多《黄金太阳》、《任天狗》、《Wii Party》这样能够把相应主机特点良好的发挥出来的作品。在这方面,寻求更多更好的第三方软件商支持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Wii以及后续的家用主机。从目前来看3DS由于优秀的创意,动视、EA、育碧、Capcom、SE、SEGA等知名厂商均愿意将一线大作投入其中,但是无论技术还是创意都有些落后的 Wii似乎就没那么好运了。

那一刻,小岛秀夫(中)与微软娱乐部总裁Don Mattrick(右)都笑了
在这方面,微软就是一个好榜样。当年也是急需大作的微软正是与日本厂商进行了良好的协调沟通,才引来了和田洋一与小岛秀夫在08、09E3上的 “拍肩美谈”,使得《最终幻想》与《合金装备》两款原本倾向于PS3平台的作品也能够登录XBOX360。而任天堂也需要降低姿态,与日本乃至欧美的各大厂商进行更多的沟通。当哪天欧美某位重量级的公司领袖或者制作人也能拍拍岩田聪或者Reggie Fils-Aime(任天堂美国总裁)肩膀的时候,或许任天堂也将迎来更广泛的成功。
总体来看,任天堂20.1亿日元的亏损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或许并不算什么(特别是在把日元上升造成的621亿日元与本年度增加的30亿日元研发费用考虑在内的话),但是这20亿日元亏损反映出的各种问题与困境却不容小觑。2011年-2012年,正是掌机与家用机新旧交替的重要时期,希望将来,任天堂能放下“辉煌”,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发展得更好,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