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580 DX11游戏IGN测评_3DM单机
3dmgame
近日,NVIDIA发布了其最新的旗舰级显卡GeForce GTX580。虽然这标志着NVIDIA即将推出全新的产品线,但GTX580其实仍然是基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Fermi架构的显卡,因此我们不妨叫它Fermi 2.0版。NVIDIA GeForce GTX 580采用了GF110核心,将原有的Fermi架构进行了大幅改良和重新设计。

在技术方面,NVIDIA称新一代显卡在架构方面有两项主要的改进,将提升几乎所有游戏的显示性能。
这两项主要改进包括:
1. 优化设计实现的算法升级,尤其是纹理过滤(Texture Filting)和Z轴压缩(Z-Cull)两大算法的更新,让相应指令的操作效率大大提升。虽然在宏观上的架构图没有变化,但NVIDIA同样称这一微观升级举措为“架构增强”。比如,GF110的纹理单元设计实际上类似于GF104,每个时钟周期可以进行4次64bit/FP16纹理采样,而不是GF100的2次。

2. 半导体芯片制造技术的改进,通过对核心元器件生产工艺的升级以及半导体自身特性的优化。在仍基于台积电40nm工艺的前提下,GF110可以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下,并能够让开满512个CUDA核心,16个多形体引擎的芯片满足量产需求。
在许多玩家的心目中,GeForce GTX 480身上最大的缺憾就是散热问题。面积庞大的GF100核心带来了可怕的功耗,虽然NVIDIA在公版卡上已经史无前例的使用了四根热管构成的巨大散热器,但依然无法降伏这头怪兽。“GTX 480运行中,生人勿近”的戏虐说法已经令人不快,“GTX 480煎鸡蛋”这样的笑话更是令人难堪。同时,高发热量带来的还有风扇的高转速和噪音,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旗舰卡在追求性能过程中在其他方面做出牺牲,但超过50dB的运行噪音确实已经足以影响到玩家们的正常游戏。

痛定思痛,NVIDIA在这半年中不仅让GF110生得更加“冷酷”,在公版显卡的散热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如果说在核心上GF110相比GF100只能算进化的话,在散热系统上GeForce GTX 580相比GeForce GTX 480绝对可以说是迎来了革命。在GeForce GTX 580的身上,4根热管统统不见了踪影,露出显卡表面的铝制散热片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NVIDIA首次应用的Vapor Chamber真空腔均热板技术。
之前,大多数玩家了解真空腔均热板技术,基本都是从蓝宝的Vaper-X毒药系列高端A卡上听闻。简单的说,真空腔均热板的原理类似热管,但效率更高。热管为一维线性热传导,而真空腔均热板中的热量则是在二维的面(即整个GPU表面)上进行传导。具体来说,真空腔底部的散热液在吸收芯片表面的热量后,蒸发为气体扩散至真空腔内,来到顶端后将热量放出,冷凝为液体回到底部。热量在顶端面被传导至散热鳍片上,再通过风扇气流带走。这种类似冰箱空调的蒸发、冷凝过程在真空腔内快速循环,实现了相当高的散热效率,并且接触面积更大,可以更加均匀的将芯片表面热量带走。

NVIDIA在GeForce GTX 580公版卡身上,使用了专为GF110核心定制的大尺寸真空腔均热板,搭配了一体化的致密散热鳍片。为这些散热鳍片提供侧吹散热气流的涡轮式风扇口径更大,因此可以在较低转速下实现更大风量,从而实现运行噪音的大幅下降。另外,该风扇还采用了新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根据GPU的运行状态提供更多档的转速变化,变速过程也更加智能。
与这套散热系统配合的还有GPU功耗控制上的改进。GeForce GTX 580显卡的PCB上加入了硬件电源管理模块,可以实时监控包括PCI-E插槽和8-pin、6-pin辅助供电接口的各路12V电压、电流状况,根据供电环境和当前应用负载动态调整功耗和性能,配合BIOS进行更有效的电源管理。
通过这些从核心到散热器到外围电路的改进,GeForce GTX 580彻底甩掉了“电暖气”、“吹风机”的恶名。NVIDIA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GeForce GTX 580的运行噪音不仅明显低于前辈GTX 480,甚至比再上一代的GeForce GTX 280/285还要低。NVIDIA更声称,GeForce GTX 580是目前全球市场上超过200W功耗的显卡中,噪音最低的一款产品。而在发热量方面,虽然相比GTX 480额定功耗仅仅下降了6W,但在实际使用中的温度表现可谓天壤之别,运行中人手不敢触摸显卡表面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
测试平台配置:
机箱: CoolerMaster HAF X Full Tower
处理器: Intel Core i7 920 @ 2.67Ghz
内存: 6GB 海盗船 Dominator 1600 DDR3
主板: Intel DX58SO Socket LGA1366
显卡: EVGA Geforce GTX 480 SC, NVIDIA GTX 580
声卡: Creative Labs X-Fi Elite Pro
硬盘: Intel X25M G2 160GB SSD 主盘, Seagate Barracuda 750GB 从盘
显示器: 23.6" Alienware AW2310 120hz LCD
所有测试均基于NVIDIA 262.99官方版驱动,显示器原生1920x1080分辨率。游戏的显示效果均为最高设置。各向异性过滤为16倍,抗锯齿设置从4倍到32倍不等。由于手头没有A卡,所以只进行N卡之间的比对。测试游戏全部支持DX11,包括《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2》、《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地铁2033》和《失落的星球2》。

《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2》设置为32倍抗锯齿后运行依然非常流畅,可以说游戏已经是运行在最高设置了。《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显示效果设置为最高,开启4倍抗锯齿和16倍各向异性过滤并开启了所有DX11特效,包括“细分曲面”效果。《失落的星球2》设置为所有效果最高,16倍抗锯齿,16倍各向异性过滤。《地铁2033》也是所有效果最高,包括消耗资源惊人的“景深效果”,但我们关闭了物理加速效果。在每个游戏的测试中我们都看到了GTX580相对于上一代产品GTX480的性能提升,有时达到20%甚至更多。

为了缩小两张卡之间的性能差距,我们随后又进行了《正当防卫2》、DX11 Demo 《石巨人》和Unigine Heaven benchmarks的测试:

有趣的是,在测试中我们发现GTX580的平均温度要比GTX480底10度左右。而且正如NVIDIA在宣传中所说的,GTX580的风扇噪音也小多了,在测试中GTX480的噪音很大,而GTX580的风扇在全速运转时也没有盖过机箱风扇的噪音。
总结:
所有测试结束后,我得出的结论是:NVIDIA此前关于GTX580的种种宣传基本都得到了印证。可以说它是NVIDIA近几年来发布的最好显卡之一。我们惟一没有测试的就是NVIDIA宣称的“硬件电源监控系统”。但我们用NVIDIA的话来说就是“该功能将如同设计的那样正常工作”。GTX580展示出了切切实实的性能提升。
唯一的遗憾就是,我本以为GTX480就能够达到这一高度。实际上,我不敢告诉我的那些去年夏天已经买了GTX480的朋友们这个事实:GTX580已经出了。我能想象其中肯定有人会倍感失望:去年的期间产品现在已经可以被叫做“上一代”显卡了。我想不起来NVIDIA上一次两次主要产品发布间隔这么短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我当然不会责怪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忙着把GTX580推向市场。该产品显然是Fermi核心的一次进化。
对那些目前打算升级而资金又很充裕的玩家来说,GTX580绝对是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