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60《终极格斗锦标赛2009》热情点评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左方的DVD是代理商翎盛科技提供的2008UFC精华,完整收录游戏中出现的经典赛事实况,游戏中也可看到其中的精彩片段。
玩过UFC 2009 Undisputed《终极格斗王者》的试玩版后,就对这款格斗游戏相当期待,因为拟真的肌肉与汗水贴图,加上看起来很痛的打击动作与效果,令人燃起一股自由搏击的热血。以下就游戏的系统、生涯模式与较难理解的地板技(寝技)一一介绍。


选手胜利之后的招牌动作各有不同,图为中量级冠军安德森的欢呼动作,可见到汗水贴图与肌肉纹理的细致表现。 由于UFC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终极格斗冠军赛在台湾没转播,所以玩家较不熟悉,真实格斗比赛的画面看似血腥,为了选手安全也规定咬人、插眼、打下阴、打后脑与肘击背部等致命招式不可出现,裁判或选手也会在击溃对方后立即终止比赛或停手。这格斗联盟强调公平竞赛与真实的打击感,在游戏的经典重现画面可见到选手们战斗的坚毅果决与赛后访谈惺惺相惜的一面,所以在欧美还拥有不少的格斗迷观众。

游戏中的经典赛事模式,会搭配当时的实况影片做介绍,游戏中的场景与对战角度和电视转播非常相似,对战过程就像亲自上演的实况转播。 由于这类特殊格斗玩家较少,各项翻译的名词多半不一,为方便阅读与学习,列出此游戏常见名词对照:
1.UFC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终极格斗冠军赛2.立技(Striking):又称打击技,包含拳击(Boxing)、泰拳(Muay Thai)、跆拳道(Kickboxing)
3.抓技(Grappling):摔技与寝技(地板技)等近身扭打技巧。包含巴西柔术(BJJ)、柔道(Judo)、摔角(Wrestling)。
4.关节技(Submission):由地板技的压制可进入关节技,借着扭转人体四肢或颈部关节使对方屈服。
对战距离:游戏招式的远中近距离分别以下列名词描述。
1.Probing Range:可进行强力飞踢或冲刺攻击。
2.Striking Range:一拳或一脚的打击距离。
3.Clinch Range:几乎贴脸的距离,此时以肘击或膝顶为主。

招式表有详细的说明,只需记几个名词即可了解使用时机,练习模式也可请电脑示范。图示为安德森的泰拳招式,有UFC字样为个人专属绝招。招式表依攻击距离与类型做整理,方便玩家查询。
一、游戏系统:
1.精力值(Stamina):《终极格斗王者》不是《快打旋风》式的快节奏格斗游戏,为了模拟真实搏击格斗的动作,所有攻击动作都会消耗能量值(Energy)。能量值建构在精力值(Stamina)条带内。可以将精力值想成是一条管子,而能量值是管子的内容物。全满的能量值是绿色,当玩家拼命出拳攻击时,能量值也随着减少,过低的能量值在画面下方条带内呈现红色,使得出拳越来越没力,甚至缺氧而停下动作来喘气,此时不仅露出大破绽,且在寝技攻防会轻易被压制。攻击后只需要歇息几秒或回合结束就会回复能量值,但无法完全恢复受击打伤害所下降的精力值,所以如何安排攻防节奏与保留适当能量值与精力值,对于战斗收尾的关节技较量是重要的关键。一开始对战的精力值是100%,但生涯模式可能因为上一周的训练太劳累,导致参赛时精力值未达顶点,模拟精神体力未恢复的状态,所以适当的安排休息是很重要策略。

对手晕眩的黑白画面,攻击方在左下角精力值条带内的能量已下降至褐色区域,而守方在右下角的精力值因受过多伤害而降低到只剩约30%,且能量呈现过低的红色,之后不是被技术击倒就是被关节技压制。双方此时若能分开休息,能量值可恢复至黄色区域全满。

由于上周才参加练习赛,行事历左下方的STAMINA显示精力值只剩7%,此时参加UFC巡回赛,精力值最高也只有对方的5分之1,拳脚攻防几下就会喘气,错误的计画安排将使对战一开始就陷入不利的局面。绿色那一周表示有个人赛、训练或是媒体参访行程。 2.健康值(HP)的显示和一般格斗游戏不同,身体各部位的HP是隐藏数值,只在线上对战结束后,由攻防纪录找到各部位的伤害百分比。对打时可由人物贴图研判伤害程度,例如脸部瘀青或破皮严重,表示头部已重创,再受重击可能会昏迷。看不到HP的攻防反而更真实,双方皆不知何时会被击倒,得随时保护头部,且注意对方的受伤状况,朝伤害最重的部位猛攻。

线上对战结束后可开启技术统计资料,了解敌我双方的各部位的伤害百分比与擅长的攻击手段。图中头部受创达98%,显示当时是被多次重击头部而判定技术击倒(TKO)。 3. UFC格斗胜负的判定一般是在3回合内决胜负,没有压制读秒,需打到其中一方昏迷、无力防御或屈服才会结束,所以常常会出现打到皮开肉绽、血花四散的画面。若撑到比赛时间结束,则由身体各部位的打击积分来判定胜负。

紧张的时刻,谁会是这场格斗的获胜者?
二、游戏模式:
游戏的模式相当完善,有单机对战模式(EXHIBITION)、经典赛事(CLASSIC FIGHTS)、生涯模式(CAREER)、线上对战(Xbox LIVE)、教学模式(TUTORIALS)、建立新选手(CREAT A FIGHTER ) 、设定选单(OPTION)与游戏历程记录(GAME PROGRESS)。

游戏的模式选单很简洁,左右切换模式时会以简短的格斗动态画面点缀。 1.单机对战模式(EXHIBITION):
在5种体重量级中选择同量级的选手较量。如同一般游戏的立即对战模式,玩家1对1或对电脑战斗,可选择UFC联盟的高手或是自创的人物参赛。
2.经典赛事(CLASSIC FIGHTS):
重现2008年UFC各量级冠军战的精采赛事与选手访谈内容。每场赛事之前有美丽的女郎解说当时战况,由战况报导仔细找出决胜的回合与使用技巧,只要在游戏中以同样的招式与回合结束比赛,就可解开该赛事的实况影片, 12场精彩赛事都解开会有成就。
例如BJ PENN在第2回合用绞颈关节技使对手臣服而取得轻量级冠军。玩家控制的BJ PENN可在第2回合结束前尽量打身体以削弱对方的精力值上限,使对方的精力值见底而呈现红色,或出现被击晕的黑白画面,就可用寝技压制,再以绞颈关节技让对方屈服。

美丽的女郎解说BJ Penn当时的战况,可知道在第2回合时在后方用绞颈技获胜,你也能做到吗?

可在经典赛回顾片段看到当时的战斗实况与双方的赛后访谈,由访谈时互相称赞可知选手也非常重视这项强调真实打击感的"表演赛",并非无脑的性命相搏。小朋友千万别模仿他们的技巧,那些铁汉叔叔都是有练过的。 3.设定选单(OPTION)
可设定字幕与精力值(Stamina)显示等项目,新手可进入此模式打开精力值显示,帮助了解出招对能量消耗的影响,作为进阶战斗技巧的基础。

在设定选单可调整游戏难度、精彩重播、时间显示、精力值显示与字幕…等项目。
4.教学模式(TUTORIALS)
对新手非常重要的模式,分导览与自由练习两种模式。一开始可到导览模式一项项练习基础技巧,都学过会取得成就。对不了解的操作可随时查询,电脑还会示范各技巧的动作。
自由练习模式和《VR快打5》一样成熟好用。可设定电脑AI的动作,有电脑沙包的配合,让玩家熟悉各项寝技的体位变化与关节技切入时机。各项技巧所造成的伤害值与有效输入的按键都会显示在画面上,可研拟一套熟悉且有威力的连续技。

导览模式的每个招式皆有图文教学与电脑示范,然后玩家亲自操作几次。图中是练习中距离的连续左右拳击。

由此练习模式可知大部分寝技的体位转换只需转右摇杆4分之1圈或2分之1圈,前者成功率较高,但容易被反制。若搭配LB键则会使出各抓技流派的专属招式。

自由练习模式的下方显示玩家输入的有效按键,红色短棒之间代表连技内容,图中输入的拳脚4连击可达到55的伤害值。玩家可在此研究更多强力的连续技,或设定电脑的动作以练习各项抓技的攻防。
5.线上对战(Xbox LIVE)
有金会员身份就可上线对战,分成等级配对与玩家配对。等级配对可增加经验值与累积对战纪录。可直接搜寻游戏加入或设定配对的条件再搜寻。由于台湾玩家彼此配对不易延迟,若想打台湾区的等级配对,因为等级模式无法直接开对战房间,建议和好友讲好设定的对战条件再搜寻,搜寻不到场次就可开房间,此时好友立即搜寻就能加入。

与外国人对战会有延迟的状况,有点像在泳池的水中对打,双方动作都会变慢。这时彼此都有血轮眼可看穿动作,此时出手时机变成很重要。抓对方出手后的空档再反击,被反击技打中是很痛的。线上部分高手喜欢打地板战,能利用我方转换体位时反制,没经验的玩家很容易翻到没力,此时再进入关节技或是彻底压制饱以老拳。扭打在一起时,该转换体位、反制、防御还是打击?像剪刀、石头、布一样生生相克,与人对战的心理攻防和一般格斗游戏一样深奥。
如果想在线上对战用生涯模式的选手,刺青的部分不可用个人风格例如汉字,只能用最简单的图腾,单机对战则不受此限。

居然面对48级的国外高手玩家,因为是自己开房间,任何人都可能搜寻得到。没显示对方人物图片,表示对方是用自创人物参战。由电脑统计玩家攻防特性撰写的选手介绍栏可知道,该玩家擅长扑倒对手且将对方打到行动不能(KO)。几分钟后笔者也亲自证明的确如此.. 6.建立新选手(CREATE A FIGHTER)
和生涯模式的建立新选手一样,可在此设计多样化的选手群,人物设定的细节详细到接近《上古卷轴4》,还多了肌肉与包含汉字在内的各式刺青贴图选择,职业生涯解开的赞助商mark也可贴在短裤上,让选手看起来更有特色。武术的部分,须为新角色在3种立技与3种抓技中各选1种来搭配,所以共有9种武术的组合,再来就是分配基本点数到想发展的攻防属性。

这种很酷的汉字刺青算个人风格,有汉字的新创立选手无法参加线上配对格斗。共可贴6层不同大小与位置的刺青。

可设定牙套颜色、护踝、护膝、短裤样式与赞助商贴图,赞助商贴图不仅是装饰还可增加赛后的名声值。

为新角色选一项擅长的立技,3种立技依序是拳击、跆拳道与泰拳。
7.游戏历程记录(GAME PROGRESS)
纪录单机与线上对战的所有数据和成就,除了有基本的胜败场数,还有对身体各部位的攻击成功率与被击打的百分比,线上对战后还可看到双方身体各部位的伤害百分比,对赛后检讨很有帮助。

这是单机模式的战斗记录,显示玩家拳脚对头与躯干等部位的攻击次数与成功率。 8.生涯模式(CAREER)
这是游戏最主要的部份,玩家由UFC联盟的菜鸟选手一路打到该量级的冠军。首先建立新选手,因为可设定的项目巨细靡遗,相当的多,加上栽培后可拿到线上亮相对打,光是外型设计就弄了一小时,打不赢也要用外型的视觉效果讨回面子…。玩家得在立技与抓技各选一种当作人物的主力招式,平时像《美少女梦工厂》一样以行事历为主要介面,安排每周的训练项目或模拟战,也可接受媒体为期一周的参访行程,这些内容可增加各项能力值与名声。幸好上述繁复又重要的流程大多用简单画面或文字带过,使游戏内容围绕在对战为主的竞技乐趣。

由上图的行事历介面可知,第一周的八角型符号代表专家训练日,第二周的海报符号表示媒体参访日。连续两周都是绿色周,且距离个人赛只剩6周,得安排适当休息以调配精力值。左下方的Ranking1表示目前排名是该量级第一。

随着等级与声望的提高,媒体拍摄的照片似乎越来越帅气。媒体参访行程就以类似这样一张图了事,非常简洁扼要。 随着排名与声望上升,可以提升自家训练场的设备,更换设备会提高训练效率,让每次的训练得到更多点数,用以分配到例如打击技、抓技、关节技等攻防属性,属性越高,相关的攻击力或对抗性越高。例如提高standing strikes offense属性可增加站立时的拳头打击伤害,提高submission defense可更轻松反制对方的关节技,而takedown offense的提升可更轻易将对手扑倒在地。若喜欢拳脚打击的快感,则点数可加在standing strikes与standing kicks的攻防上,另外加些点数在takedown与submission的防御(defense),可避免被轻易扑倒在地或被关节技终结。

硬体项目升级之后,载入画面或行事历切换时可看到自家训练场有许多高级器材,正中央的擂台已由一般拳击场升级为正式比赛的八角铁笼规格。

属性加得越高,每次升级所需的点数越高。图中有模拟战所得的72点经验值可分配,因为踢腿已是70级的高等属性,想再升级踢腿每级需要25点。因为有高等级伴随的升级难度,所以不会有武术全能的筋肉人出现。
安排训练项目必须考虑选手的精力值,如果不是100%的精力值,进行训练时所得到的点数较少,且对战时的精力值一开始就不是全满,会影响格斗时拳脚攻击的能量运用。所以适时安排休息是很重要的,每周的休息可回复50%的精力值。重要比赛前一定要确认精力值能回复到100%,以免打到一半还得喘口气休息。
由于生涯模式的玩家还是菜鸟,许多冠军选手的技巧仍未学全。最重要的训练项目是请教练的技术指导,不仅会示范该等级立技或抓技的重要技巧,只要一回合内达成教练设定的各项目标,就可增加技术点数,累积技术点数到150点可提升技术等级,技术等级的提升会增加更重要的攻击技巧。立技与抓技各有3个技术等级。例如笔者选的泰拳,以为可像对战模式一样用侧踢头部轻易横扫对手,因为是菜鸟所以没有侧踢头部的技巧,需尽快升到第2级的泰拳,而第3级泰拳又增加远距膝盖飞踢的高级技巧。第3级又学满,则增加立技攻防属性的15%,技术等级如此重要,无论如何不可错过任何学习机会。

专家训练周会有名师示范该等级的重要技巧,透过每次训练不断复习与精进,原本不了解的招式也会逐渐熟悉。此为3级泰拳的飞跃膝顶。

一回合内完成专家交代的立技挑战项目,完成一项可增加技术点数10点,每累积150点会自动升级立技等级。图中的项目包括左右肘击、5次突进攻击、将对手打倒在地…等,若不了解还可点进去看详细说明。 随着每周的训练与挑战,玩家各项经验与数值的提升,对战选手的排名会越来越前面,前10名的选手不仅拳脚攻击伤害重,也超爱用关节技来折玩家,活用各项挣脱技巧与提高对应的防御属性,并且熟练抓对方出击的空档来反击,以增加击倒机率。等到能打倒前3名选手,就可以挑战该量级的冠军。赢得冠军头衔后,除了继续自我训练,也需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者。看玩家是否能连续称霸拳坛,缔造新的格斗传奇。

历经三个晚上的奋斗,终于要面对中量级冠军--安德森。

安德森的抱头膝顶非常强悍而难以挣脱,双方缠斗到第2回合,一有机会就要发动猛攻,尽量让对方累积伤害以减少他的精力值。

终于以技术击倒(TKO)取得中量级冠军。之后的冠军挑战者将皆接踵而至,且一个比一个厉害,玩家还必须不断训练与成长。
三、结论:
缺点:
1.线上模式除非是和台湾玩家对连,不然还是会延迟。但是国外高手的各项技巧与策略值得花时间对战与学习。
2.包括笔者在内的一般玩家,对于各项抓技与寝技的认识不足,导致游戏上手的门槛也较高。全英文的介面与说明书,又增加理解的难度。幸好有几位热情玩家提供游戏技巧的经验分享。
3.存档次数过多是一大缺点,在行事历介面除休息外,每次行动之后几乎都会储存游戏资料与角色资料。游戏存档与读档会出现一连串的文字方块显示要"存档啰"、“正在存档请勿关机”、“储存好了”…等略嫌琐碎的英文说明。看到一连串的文字方块来来去去让人有存取很慢的感觉,笔者对硬碟安装后每次约12秒的存取速度还可接受。 优点: 1.游戏公司设计精力值来显示选手能量的变化,用以模拟双方抓技扭打缠斗时的体力消耗。在体位转换与地板技攻防之下,任何一方的能量见底之后,就是关节技上场之时。抓技的能量数值化与攻防正是这游戏强调的格斗精髓,如果不善于抓技,面对高手就可能会被关节技终结。
2.扭打在地板时,该转换体位、反制、防御还是打击?像剪刀、石头、布一样生生相克,与人对战的心理攻防和一般格斗游戏一样深奥。因为体位转换节奏较慢,不必拼命转或记复杂的连续招式。出招防御等都只是简单的按键组合。
3.肌肉纹理、汗水与刺青等贴图增加画面的可看性。真实又不会太过夸张的伤害贴图,拳脚攻防模拟真实格斗的节奏。
4.各选手有3种抓技与3种立技共9种的搭配方式,加上详细的各项攻防属性设定,玩家可依喜好培养某项格斗专长,连玩好多轮生涯模式也不易腻。 综合以上优点再加上有如倒吃甘蔗般越来越熟练的成就感。对于像笔者这类不擅长拼命转升龙拳取消接一长串连技的手残玩家,这《终极格斗王者》或许会是你开创格斗王朝的契机。
UFC 2009 Undisputed《终极格斗王者》的经典赛事(CLASSIC FIGHTS)共有12个挑战。每个挑战都要符合当时比赛的结果才能解锁影片,包括在特定回合用当时击倒对方的方式来结束比赛。

已解开的影片片段,可随时打开欣赏。
在此用BJ Penn的经典赛说明寝技进入锁喉关节技的方式。

每场经典赛前的影片解说可得知比赛的资讯。这场比赛BJ Penn在第2回合用后方绞颈取得胜利。


在第1回合结束前,将对手又捶又踹的打到精力值低于20%,在下一回合等到对手能量值红色部分也用完消失或是晕眩,就可用抓技准备进入地板技。

第一回合结束的休息时间,对手被右勾拳打到脸肿起来,且看来颇为疲累。

对手已无能量挣脱关节技,只需用每秒2圈的速度旋转右类比即可取胜。
由抓技进入地板技的方式,个人用影像处理软体将每个步骤与操作整理在一起。不仅事先在练习模式熟练,实战时也需挑适当时机施展,才能增加锁喉成功机率。以下图片是在练习模式请电脑当沙包示范。


BJ Penn是巴西柔术(BJJ)高手,先按(LB+右类比往前推)去抓住对方,再(按LB+右类比往后)往后倒。
BJ Penn是巴西柔术(BJJ)高手,先按(LB+右类比往前推)去抓住对方,再(按LB+右类比往后)往后倒。接着施展巴西柔术特有擒拿招式,以右手和左脚扣住对方脖子,接着翻转到侧面,就可按压右类比进入锁喉关节技。最后就是不断顺时针旋转右类比加强力道,直到对方屈服或分开。若中途被对方改变体位,就需再转右类比试着回到下列流程,或是设法起身重来。若目标不是用锁喉终结,下列压制体位大多可加以击打或直接转成关节技。

每个步骤下方都有右类比与LB的搭配方式,可在练习模式先熟悉体位转换顺序。最后一个步骤是要顺时针旋转右类比完成锁喉技的终结。
转右类比改变体位不需要拼命转,而是等对方无动静或防御时再转,所以适时出拳诱使对方防御是必要的,不然在转换体位时可能被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