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8500直超4.23G Tt SpinQ散热器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来源:驱动之家
**[个性与性能齐备 Tt SpinQ散热器]**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散热器中,低端价位产品都以传统公版造型为主,大多数中高端散热器则均为塔式造型,很难见到真正个性化的设计,而这恰恰又是DIY用户最为关心的热点之一。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款秀外慧中的个性化散热器产品,下面的图片便可证明小编所言非虚。
Tt SpinQ散热器奔放的“Q”版造型
上图中就是来自Thermaltake(曜越科技)的SpinQ散热器,可以看到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采用传统风扇侧吹塔式设计,而是将一款大尺寸的涡轮风扇内置于鳍片中央,螺旋排列的散热鳍片与六根均匀分布的6mm热管组成了散热器主体部分,构成了独特的“Q”版造型,这也是这款散热器被Tt命名为SpinQ的原因所在。
Tt SpinQ散热器工作方式示意图
然而,在为充满活力与个性的年轻DIY玩家提供独特外形设计的同时,是否依然能够为用户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呢?似乎这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一个悖论,足够个性化的散热器往往不能提供极致性能,而经性能优化的超频用散热器往往在设计上又比较老套。下面我们就通过赏析与拆解来增加您对这款Tt SpinQ散热器的了解,并采用超频使用的方式来验证其性能。
**[外观赏析一]**Tt SpinQ同时兼容各种主流台式机处理器规格,包括Intel Pentium 、Core2全系列以及AMD Athlon、Phenom全系列平台,并着重对Core i7平台进行优化,搭配有专门扣具。从体积上看,Tt SpinQ散热器整体尺寸虽然达到121.63mm×90mm×151.85mm,重量也达到了667克,但是相比一些大尺寸高端风冷散热器来说依然比较小巧,可以适用于装有独立散热装置的主板。
Tt SpinQ散热器造型华丽,金属质感极强。
Tt SpinQ散热器主体部分呈圆筒装,由于采用了整体镀镍技术,整个散热器看起来极具金属质感,底座、热管、鳍片看起来就像一个整体,银色光辉让人爱不释手。
从侧面看可以发现散热器宽度比较大,内部有一个同样宽的涡轮风扇。
鳍片部分没有采用在塔式散热器上常见的扣FIN工艺,而是单纯靠热管穿鳍片技术增加鳍片强度,并采用焊接工艺固定,虽然鳍片由较为柔软的铝合金材质构成,不过在使用中依然拥有足够强度。
在一侧集中安置了6根热管,位置左右对称。
从上面的侧视图中可以看到,散热器主体部分大约10cm左右空间内螺旋排列了50片散热鳍片,密度非常高,可以提供较大鳍片散热面积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侧面的六根6mm热管均匀排列于环形鳍片上,可以使热量在鳍片上均匀分布,提升散热效率。
Tt-8085涡轮风扇
螺旋排列的散热鳍片非常密集,不仅美观还可增加鳍片散热面积。
**[外观赏析二]**拆下风扇以后,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款Tt SpinQ散热器的精湛做工,下图是散热器的主体部分。
拆开后的散热鳍片部分
8CM口径Tt-8085涡轮风扇,内嵌4颗蓝色LED冷光灯,工作时会发出幽蓝色灯光,让扇叶实体感更强,效果华丽。
相对传统散热风扇,涡轮风扇的扇叶呈环形排列,气流从轴向进入环形扇叶包围的空间,被扇叶旋转产生的离心效应带动,在扇叶外围形成散射气流,离心式导流工作原理使气流湍流明显减少,没有效能盲区。由于效能提升,涡轮风扇可以用较低的转速提供良好的风量和风压,从而使散热器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可以通过调速旋钮在1000-1600RPM间调节风扇转速。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热管分布比较均匀
热管穿鳍片,没有采用扣FIN技术。
镜面工艺底座部分
经打磨的铜铝合金底座部分在镀镍工艺加工下呈现完美的镜面效果,平整光滑的接触面可以保障工作过程中的热传导快速有效。6根8mm热管被压实在预置开槽中,目测感觉热管与底座结合比较紧、实,具体效能还要通过后文中的实际测试验证。
热管与底座结合紧密
热管末端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在测试平台方面,由于我们需要进行超频测试,所以采用了超频性能还算过得去的Intel酷睿2 E8500处理器,搭配技嘉X48主板以及金邦黑龙DDR2 1066规格内存构成了测试基本平台,其他详细配置如下表所示。
测试平台
测试流程方面我们不仅会进行标准频率下的散热器性能测试,同时还会进行风冷条件下的超频测试,初步目标定为将主频3.16GHz的E8500处理器超频至4GHz以上,确定系统稳定后使用SuperPI和Cinebench R10对系统性能提升幅度进行检测。
Tt SpinQ官方规格表
安装状态
**[标准频率测试]**首先进行的是标准处理器频率下的散热器效能测试,在这项测试中我们将采用Intel原装LGA775散热器与Tt SpinQ散热器实际测试成绩进行对比,用来体现标准使用条件下散热器效能。从下图可见Tt SpinQ散热器的体积比Intel给LGA 775处理器配备的标准散热器稍大一些,不过相对来说,要比其他一些大型塔式散热器小巧多了。
左侧是Intel LGA775平台原装散热器,右侧是Tt SpinQ散热器
采用SpinQ散热器时的系统待机温度。
使用SpinQ散热器时的系统满载温度。
标准频率下Intel E8500处理器和Tt SpinQ 散热器效能对比。
由于这几天开春,气温明显上升,所以测试所得成绩可能会没有前几个月气温较低时的散热器测试成绩优秀。进行测试时环境温度为24.3摄氏度,从最终测试成绩来看,标准频率下Tt SpinQ散热器的性能就已经比较出众,而在系统满载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Tt SpinQ散热器领先Intel原装散热器达32%以上,散热效能较强,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在处理器标准频率下的应用。
**[超频测试]**而在超频情况下,这款有着Q版外形的Tt SpinQ散热器又会有怎样的性能发挥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对Intel酷睿2 E8500处理器进行超频来验证一下,在Bios设置中,我们将E8500处理器的默认电压由1.16V调节至1.45V,倍频从9.5降至9以获得更高的外频调节空间,并使外频处于470MHz,重启后我们将获得高达4.23GHz的处理器主频。由于频率较高,Intel原装散热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使用需要,所以在这项测试中并没有加入和公版散热器的对比。
超频后系统状态
超频待机温度测试
超频满载温度测试
超频温度测试成绩
在对处理器进行超频后,SpinQ依然表现出了比较优秀的散热效能,即便将系统频率调节至9x470=4.23GHz以后,Tt SpinQ依然能够有效镇压住E8500的发热,不仅体现了Intel酷睿2架构的优秀,同时也体现了这款外形炫丽的散热器拥有不错的散热效能。
**[性能提升]**在使用Tt SpinQ散热器时,我们将处理器进行超频前后获得的性能进行对比,分别针对处理器多媒体渲染能力和处理器浮点运算能力进行测试,一方面体现系统稳定性,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超频对于系统性能的提升。
标准频率Cinebench R10测试
超频至4.23GHz时,Cinebench R10测试成绩。
超频后SuperPI成绩
超频前后Cinebench R10成绩对比
超频前后SuperPI测试成绩对比
从最终成绩统计图表可以看到,将Intel酷睿2 E8500处理器的频率由3.16GHz提升至4.23GHz之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性能提升。在主要针对处理器多媒体渲染能力的Cinebench R10测试中提升幅度比较明显,尤其是多线程运算一项中比标准频率E8500处理器得分高出36.3%,目前除4核心处理器以外,很难有处理器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同样,在SuperPI测试中我们也取得了类似的性能提升,不过提升幅度没有Cinebench R10测试中大罢了,基本可以保持23%左右领先。
**[总结]**超频一直是DIY玩家的乐趣之一,更大的超频幅度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但是散热问题一直是阻碍玩家们获得更高系统性能的瓶颈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追求极致系统性能的发烧级玩家更是如此。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散热器产品,选择一款在个性化与散热效能间达到平衡的散热器并不容易。
Tt SpinQ外形美观,让人耳目一新。
Tt这款SpinQ散热器便带给我们不少新意,不仅在外观方面融入了更多个性化设计,让这款散热器看上去艺术感更强,还将Tt多年积累的成熟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给大家带来了令人吃惊的散热效能。
灯光效果
普通应用自不必说,其超频使用时的效能给一众小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刚刚拿到这款散热器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其性能如此强劲,可以支撑Intel酷睿2 E8500处理器达到4.23GHz的水平,并稳定完成了一系列性能对比测试,其效能可见一斑。
Tt SpinQ外形与性能都能令人满意。
另外,噪音方面Tt SpinQ也控制的比较好,其采用的涡轮式散热风扇口径虽然只有8cm,但是风扇宽度却达到了8.5cm,低转速下也能够提供较高风量,用户还可以通过附带的转速调节旋钮在1000RPM-1600RPM之间调节风扇转速,其最高转速下噪音也仅为28dBA。 通过前面的拆解与实际应用测试,我们可以发现这款来自Thermaltake(曜越科技)的SpinQ散热器是一款兼顾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散热器,它在超频方面的性能优势是普通风冷散热器无法企及的,如果您对散热器性能有比较严苛的要求,又希望在外形方面能够个性一些的话,那么这款Tt SpinQ绝对应该纳入您的考虑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