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的征战 新规格GTX260对决HD4870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旧瓶装新药 GTX260+启示录
高端显卡市场,不像中低端普及型产品拥有实惠的价格,也不具备千元价位产品性价比特征,这类产品主要提供给高端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目前市场中主要以NVIDIA的GeForce GTX 280和GeForce GTX 260,与AMD-ATI稍后发布的Radeon HD 4870 x2和Radeon HD 4870,这些产品在价格上多为2000元以上价位。
目前,AMD-ATI的Radeon HD 4870和NVIDIA的GeForce GTX 260部分品牌产品纷纷跳水降至2000元以下,成为不少用户的关注焦点。众所周知,虽然Radeon HD 4870和GeForce GTX 260两款产品是同档次对位产品,但是Radeon HD 4870实为AMD-ATI的顶级单GPU产品,而GeForce GTX 260为NVIDIA单GPU的次席顶级产品,它是通过缩减G200核心而来。
而上文的简述也就引出了今天NVIDIA全新推出的新品GeForce GTX 260+,GeForce GTX 260+同样是基于缩减硬件规格而来的G200核心,既然GeForce GTX 260+和GeForce GTX 260均是G200的缩减规格产物,那么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呢?

众所周知,GeForce GTX 280和GeForce GTX 260之间的流处理器数量相差2组流处理器阵列,即共有192个;而最新推出的GeForce GTX 260+流处理器仅缩减1组共为216个,硬件规格其他方面与GeForce GTX 260相同。值得一提的是,GeForce GTX 260+在整体频率上有做了大幅提升,硬件规格/频率的双路升级势必带来性能质的飞跃。
GeForce GTX 260+在价格上官方决定与GeForce GTX 260保持相同,目前现阶段二者会共存市场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中将会仅剩GeForce GTX 260+,而且NVIDIA无意拉长GeForce GTX 200系列产品线,不存在GeForce GTX 260降价主攻新价位段。
新GTX260规格深度探索
AMD-ATI和NVIDIA每代产品都是率先发布顶级全规格产品,然后在这颗“超级”芯片基础上,进行规格缩减并衍生出整个系列。NVIDIA的GeForce GTX系列亦是如此,率先推出了GeForce GTX 280,然后通过规格缩减发布GeForce GTX 260,现如今又拿出了相对规格缩减更小的GeForce GTX 260+。
| 同 定 位 下 产 品 规 格 对 比 |
|---|
| 显卡型号 |
| 核心代号 |
| 制造工艺 |
| 核心晶体管数目 |
| DirectX 版本支持 |
| 着色器数量(标量通用着色器) |
| 光栅处理器数量 |
| 核心频率 |
| 着色器频率 |
| GPU I/O |
| 内存频率 |
| 内存位宽 |
| 内存类型 |
| 内存容量 |
| 视频加速相关 |
GeForce GTX 260和Radeon HD 4870这对对手可谓势均力敌,在二者发布初期分别获得了不同用户的支持。现如今NVIDIA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拿出了规格更高的GeForce GTX 260+,对手依然锁定Radeon HD 4870,足见NVIDIA要巩固高端形象的决心。
通过上表我们能够了解到,GeForce GTX 260+拥有214个流处理器、28个光栅处理器、448bit显存位宽和896MB显存容量。虽然在这款“新品”中NVIDIA并没有使用55nm制程,但整体频率默认仍高达650MHz/2100MHz/1400MHz,相对GeForce GTX 260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甚至在核心和Shader频率上大幅超越GeForce GTX 280,不过在温度、能耗控制上成为了GeForce GTX 260+的软肋。
● Geforce GTX 260+核心揭秘

Geforce GTX 260+仍使用台积电(TSMC)采用65nm工艺制造的G200-103-A2核心,与G200-300-A2核心(用于Geforce GTX 280)相同都是由14亿晶体管构成,核心面积高达576mm2。在此笔者老生常谈,NVIDIA的G200b核心(55nm版G200核心)需要加快脚步研发,只有它的出现才能有效解决高温、高功耗、高成本的“三高”诟病。
G200-103核心、Shader频率分别为650MHz、1400MHz,GPU:Shader频率比例约为1:2.15。

Geforce GTX 260+的G200-103核心采用了第二代统一架构,在核心运算效率上得到很大改观,尤其是引入了流处理器阵列和优化每组阵列流处理器数量,从而更加有效的执行高速复杂并行计算。
GeForce GTX 260+ GeForce GTX 260
GeForce GTX 260+ GeForce GTX 260
上面是GPU-Z和Everest对GeForce GTX 260+ 和GeForce GTX 260两款产品的识别状况,在软件识别中型号方面并没有提示任何加强版、“+”或Plus等标识,均显示为GeForce GTX 260,这也表明NVIDIA并没有想有意区分GeForce GTX 260+和GeForce GTX 260。
● Geforce GTX 260**+本地内存**

GeForce GTX 260+ 和GeForce GTX 260一样,均采用14颗规格为16M*32bit的hynix H5RS5223CFR N0C颗粒,构成448bit/896MB的组合,不过显存默认频率提升至2100MHz,显存带宽高达117.6GB/s。
加量不加价 GTX 260+做工分析
“加量不加价”这句话不难看出,GeForce GTX 260+和GeForce GTX 260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设计和做工,这也从侧面说明GeForce GTX 260+依然保留了严谨设计和豪华用料的传统。
GeForce GTX 260(上)、索泰GeForce GTX 260+(下)
本次GeForce GTX 260+产品已经发布笔者就收到了来自索泰的相关产品,索泰是NVIDIA的核心AIB合作伙伴,其能够领先其他品牌率先推出产品,组建索泰在NVIDIA方面的地位。
● 索泰GeForce GTX 260 AMP

索泰GeForce GTX 260 AMP严格按照公版设计,所以在外观上与公版产品仅为Logo贴纸区别。而在显卡散热器设计思路上延续了GeForce 9800 GX2的风格,采用全包裹设计,这样及有利于加固显卡PCB承重能力,又能提高显卡散热效能。
GeForce GTX 260(上)、索泰GeForce GTX 260+(下)
在PCB设计上GeForce GTX 260+依然沿用P651,如果不通过核心编号识别,很难看出谁是GeForce GTX 260,谁是GeForce GTX 260+,当然严谨的做工和豪华的用料同样如出一辙。

由于整个系列的G200核心均采用相同设计,受限于65nm工艺设计,导致14亿晶体管数量组成了576mm2芯片面积,所以GPU不得不舍弃一切功能采用独立芯片提供支持。与Geforce 8800 Ultra的NVIO芯片一样,Geforce GTX 260+标配的NVIO第二代产品——NVIO2,主要功能仍然是包括两个400MHz的RAMDAC、两个Dual Link规格的TDMS和HDCP,并协助显卡输出10bit色彩。

为了保证现在的稳定运行供电模组可谓极尽豪华,为了在有限的PCB面积上设置更多相供电滤波模组,P651公版使用了优质屏蔽电感搭配QFN封装的VT1165SF芯片4颗和VT238AWF芯片1颗 。值得一提的是Volterra生产的VT1165SF和VT238AWF内置Mosfet场效应管,从而达到节省PCB空间和增强供电滤波的目的。 为了满足Geforce GTX 260的整卡供电需求,显卡标配6pin+6pin的4路12V外接供电。

Geforce GTX 260+标配的散热器采用了全包裹设计,正面为离心式风扇加被动散热器鳍片的组合,GPU散热部分采用纯铜材质搭配热管散热,散热器同时为GPU、显存及供电模组降温。散热器背盖同时为PCB背部7颗显存颗粒散热,同时起到加强PCB硬度的作用,确保PCB在重力因素下不变形。

在视频接口方面,GeForce GTX 260+采用了双DVI+S-Video的组合,配合附件中的DVI to HDMI转接器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简介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显卡性能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Core 2 QX9650 CPU、X48 Chipset主板和2GB*2双通道DDR3-1600内存构成。细节及软件 环境设定见下表:
| 系 统 硬 件 环 境 |
|---|
| **中央处理器 |
| **内存模组 |
| **主板 |
| **显示卡 |
| **硬盘 |
| **电源供应器 |
| **显示器 |
●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
|---|
| 操作系统 |
| ** |
| 显卡驱动 | AMD-ATI Catalyst for Vsita(WHQL / 版本号 8.9) NVIDIA Forceware for Vista (WHQL / 版本号 178.13) |
| 桌面环境 | 256****0*1600_32bit 60Hz |**
测试内容包括D3D合成测试软件3DMark 06和3Dmark Vantage,及5款最新DirectX 9 3D游戏和7款DirectX 10游戏。合成测试软件3DMark用总分衡量性能,3D游戏用平均fps来衡量性能,两者都是越高越好。
| 合 成 测 试 软 件 和 游 戏 |
|---|
| 3D合成测试软件 |
| 3D游戏 |
| DirectX 10 |
| 测试辅助软件 |
|---|
| 速度记录软件 |
● DX9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06 3Dmark 06作为上一代3DMark系列巅峰之作,所有测试都需要支持SM3.0的DirectX 9硬件,并且支持HDR特性,这款软件的最终得分里CPU性能占有不小的权重,因此它更适宜分析整个系统的3D加速能力。





| 3Dmark 06 性 能 对 比 总 结 |
|---|
| GeForce GTX 260+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在3Dmark 06测试中主要针对产品在DirectX 9上的理论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比成绩不难看出,GeForce GTX 260+凭借规格和频率的提升不仅相对GeForce GTX 260有了长足的性能进步,还完胜对手Radeon HD 4870。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在低画质下系统平台严重成为GeForce GTX 260+发挥的瓶颈。随着分辨率及画质的提升,GeForce GTX 260+性能领先GeForce GTX 260超过10%。
● DX10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Vantage是Futuremark最新推出的一款显卡3D性能测试,该款软件仅支持DirectX 10系统及DirectX 10显卡。测试成绩主要由两个显卡测试和两个CPU测试构成,整个测试软件各家偏重整机性能。




| 3Dmark Vantage 性 能 对 比 总 结 |
|---|
| GeForce GTX 260+ |
| Performance |
| High |
| Extreme |
在3Dmark Vantage测试中主要针对产品在DirectX 10上的理论性能进行测试,此次GeForce GTX 260+又以绝对优势领先对手,在默认的Perfomance画质下轻松突破万分大关,这不仅有规格、频率的协助,另一功臣就是NVIDIA的PhysX技术。
通过分析数据表,在DirectX 10理论性能下,GeForce GTX 260+相对GeForce GTX 260的性能优势进一步拉大接近20%。
● 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 经典战争游戏续作Call of Duty 4 Modern Warfare由原一、二代制作公司Infinity Ward重新操刀,背景跳出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将前线拉至近现代中东地区的战争中。该游戏3D引擎执行效率很高,在实现接近DirectX 10级别火焰烟雾等环境特效的基础上,保证了游戏速度,是不折不扣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重量级作品。

>>游戏类型:DirectX9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黑夜室外/室内场景,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可设置的全部最高





● Half-Life 2 Episode Two
本游戏是Valve 2006年Half-Life2 Episode 1的续集,带来了最新故事情节和更优秀的画面表现,但游戏仍然使用Source引擎,提升的画面品质来自于更为复杂的纹理和少量新增特效,对系统负载不大,整体速度较高。
**
>>游戏类型:DirectX9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测试方式:白天室外/室内场景,开始场景一段游戏的自行录像回放>>画质设定:可设置的全部最高>>**AA、AF设定:AA和AF均在游戏中开启





● Need for Speed ProStreet
最新发布的极品飞车第十一部作品Need for Speed ProStreet一经发布就迅速抢过PC竞速类游戏的No.1人气。ProStreet画面风格返回三代的明亮清爽,画面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对PC系统的要求并没有大幅度提高。

>>游戏类型:DirectX9 竞速类游戏 >>测试方式:同一弯道竞速场景,人为操作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Race Driver:GRID
《Race Driver:GRID》可以说是极速房车赛的次世代作品!当然画面和物理引擎表现有非常让人咋舌的进步,GRID采用了与越野菁英赛相同的EGO游戏 3D引擎,在车体和场景的表现上,更胜前几款系列作。
**
>>**游戏类型:DirectX9 竞速类游戏 **>>**测试方式:同一弯道竞速场景,人为操作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Unreal Tournament 3 万众瞩目的Unreal Tournament 3终于出现了DEMO,这款基于Unreal Engine 3的最新第一人称视角竞技类游戏仍然基于DirectX 9,但在游戏整体画面表现上超越了现有大部分DirectX 10游戏,更让人高兴的是它在中档配置的PC上仍然能够保证非常好的流畅度的效果。

>>游戏类型:DirectX9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黑夜室外/室内场景,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AA、AF设定:AA和AF均在控制面板中开启





GTX260+规格激进 轻松玩转DX9游戏
在DirectX 9游戏测试中,笔者选择了目前主流的显示分辨率:1680*1050和1920*1200,当然测试对比产品均为高端定位,所以4X AA / 16X AF的高画质性能也在测试项目内。为了满足一些高端用户需求,笔者还选择了目前只有30寸显示器才支持的25600*1600超高分辨率。
为了体现NVIDIA“新品”GeForce GTX 260+的性能,在表格性能总结中仅针对GeForce GTX 260+和GeForce GTX 260对比,并计算性能提升幅度。
| DirectX 9 游 戏 性 能 对 比 总 结 |
|---|
| GeForce GTX 260+ |
| Call of Duty 4:Modern Warfare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 Half Life:Episode Two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 Need for Speed:ProStreet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 Race Driver:GRID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 Unreal Tournament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在DirectX 9游戏性能测试中,GeForce GTX 260+随着画质的提升相对GeForce GTX 260性能优势越来越大,从整体来看至少保证10%以上的性能差距。
虽然本环节没有标注Radeon HD 4870的性能,但是通过柱状图分析其与两款GeForce GTX 260在DirectX 9游戏中平分秋色。不过总体而言3款产品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均能以绝对流畅运行标准运行上述5款游戏。
● Assassin’s Creed Assassin’s Creed(刺客的信条)的3Dk逼真度是不亚于Crysis的一款游戏,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游戏虽然同时发布了DirectX 10和DirectX 9版本,但是据官方生成同样平台下DirectX 10的游戏效能要高于DirectX 9,这主要是游戏并没使用DirectX 10特效,而仅是使用了DirectX 10部分API优化代码,从而减轻GPU和CPU负担,对于DirectX 10 PC游戏来说这是史无前例。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冒险游戏 >>测试方式:黑夜室外/室内场景,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可设置的全部最高



● BioShock 恐怖风格巨作BioShock的Xbox 360版本曾被国外著名游戏媒体评价为满分。这款游戏也在PC上以DirectX 10 API规格出现,操作流畅,画面效果华丽诡异、爆炸火焰烟雾效果逼近真实,并且游戏引擎的执行效率也相当高。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测试方式:黑夜室外/室内场景,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Call of Juarez
Call of Juarez是一款较新的DirectX 9西部题材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以出色的HDR效果闻名。4月末,Call of Juarez的DirectX 10 Beta版本和测试包问世,它能够支持Radeon HD 2000系列和Geforce 8系列产品,是第一款正式发布的可运行DirectX 10游戏。它的测试内容是Flyby的过场,通过区域分别着重展示最新的3D特效,其中的重点包括几何着色器生成的粒子系统特效,复杂的材质纹理着色、AA+HDR等。
**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白天室外/室内场景,开始场景一段游戏的自行录像回放 >>画质设定:可设置的全部最高


● Company of Heroes Company of Heroes(英雄连)是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二战是几年来长盛不衰的3D游戏题材,Company of Heroes就是从101空降师诺曼底登陆后在欧洲战场血战题材入手的最新战略游戏,不过其自带测试并非针对即时战略的实际场景,反而更像第一人称视角游戏。

>>游戏类型:DirectX10 即时战略游戏 >>测试方式:游戏自带性能测试工具,内容为3D实时运算的剧情过场回放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Crysis 跳票多时、万众期待的DirectX 10游戏大作Crysis,把目前PC 3D娱乐的视觉体验发挥到极致的游戏,大量使用DirectX 10的硬件功能,对显卡的负载也提升至空前水平。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测试方式:游戏自带GPU性能测试工具,为3D实时运算的飞行过场回放>>**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Crysis Warhead
《Crysis Warhead》,并非《Crysis》的后续,而是《Crysis》中的一个角色的外传。《Crysis Warhead》的主角是Kykes士官长Psycho,他仅仅在《Crysis》中出现几次,但亦神秘地在结尾部分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这次将奉命执行秘密任务,深入岛屿的另一边展开激烈的杀戮,不顾一切取得拥有强大科技实力的北韩将领。game.
**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测试方式:游戏自带GPU性能测试工具,为3D实时运算的飞行过场回放>>**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World In Conflict World In Conflict设定在一个虚拟历史的世界中的全球战争。作为即时战略游戏,它的一大特点是拥有第一人称视角模式。Xbox360版本的World In Conflict较早发布,PC版本则全面支持DirectX 10,游戏画面表现不错,大量单位的同屏出现整体气氛也非常火爆。

**>>**游戏类型:DirectX10 即时战略游戏 **>>**测试方式:游戏自带性能测试工具,内容为3D实时运算的战斗回放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DX10游戏GTX260+大展拳脚 高端用户新选择
与DirectX 9游戏测试一样,在DirectX 10游戏测试中笔者依然选择了目前主流的显示分辨率:1680*1050和1920*1200。在7款DirectX 10游戏中笔者有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选择了两款游戏进行4X AA / 16X AF的高画质性能测试。同时为了满足一些高端用户需求,笔者还选择了目前只有30寸显示器才支持的25600*1600超高分辨率。
在对比表格中,依然选择GeForce GTX 260+对比GeForce GTX 260。
| DirectX 10 游 戏 性 能 对 比 总 结 |
|---|
| GeForce GTX 260+ |
| Assass’in Creed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 BioShock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 Call of Juarez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Company of Heroes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 Crysis |
| 1680*1050 High Mode |
| 1680*1050 Very High Mode |
| 1920*1200 High Mode |
| 1920*1200 Very High Mode |
| Crysis Warhead |
| 1680*1050 High Mode |
| 1680*1050 Very High Mode |
| 1920*1200 High Mode |
| 1920*1200 Very High Mode |
| World in Conflict |
| 1680*1050 NA AA / NA AF |
| 1680*1050 4X AA / 16X AF |
| 1920*1200 NA AA / NA AF |
| 1920*1200 4X AA / 16X AF |
| 2560*1600 NA AA / NA AF |
虽然GeForce GTX 260+和GeForce GTX 260同属目前的高端产品,但是在DirectX 10游戏测试中不再像DirectX 9游戏中那样威风,随着计算量及渲染任务的剧增,尤其在Crysis和Crysis Warhead这两款游戏的高画质下略显疲态。
因为DirectX 10游戏要求较高,所以在规格、频率均占优势的前提下,GeForce GTX 260+性能相对GeForce GTX 260在DirectX 9游戏测试中进一步拉大,基本保持在15%以上的性能优势。
再分析GeForce GTX 260系列与Radeon HD 4870之间的性能差距,在DirectX 10实际游戏测试面前可以说GeForce GTX 260和Radeon HD 4870能够做到势均力敌,但是面对GeForce GTX 260+,GeForce GTX 260与Radeon HD 4870均以明显劣势败下阵来。
● 最后点评
本文主要针对GeForce GTX 260的3D性能进行检验,通过3Dmark、DirectX 9游戏和DirectX 10的全方位测试,不难看出GeForce GTX 260+以绝对优势性能领先GeForce GTX 260和Radeon HD 4870。
也许有很多用户担心,虽然新品性能有提升,但价格是否也会水涨船高呢?

目前,GeForce GTX 260和Radeon HD 4870市场中多以1999元为主,本着从用户利益角度出发,NVIDIA在新品GeForce GTX 260+定位上力求加量不加价,目前已上市的相关产品中仍然为1999元,上图是本站产品库中的相关产品报价。
价格实惠、性能大幅提升,GeForce GTX 260+已成为目前高端产品中性价比最为突出的产品之一,十分适合近期打算升级或者装机的高端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