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十大最期待游戏巨作推荐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辐射3
上一款“辐射”系列游戏推出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所以假如你对这个系列没有什么了解的话,也算不上是件丢人的事情。而对于那些玩过这个系列前两作,曾经在那个异种人横行的22世纪后核战时代的加利福尼亚冒险过的玩家来说,《辐射3》可以称得上是PC游戏里的圣杯。当系列的原制作组解散,发行商破产以后,这个系列的续作看起来似乎永远没有希望诞生了。所以当Bethesda Softworks(它开发的《上古卷轴IV:湮灭虚空》刚刚获得2006年最佳游戏)宣布买下“辐射”系列的续作开发权之后,无疑引起了巨大震动。自从Bethesda Softworks宣布启动这个系列第三作的开发工作,以及最初的一些消息公布以后,玩家的反应非常迅速而剧烈。许多玩家(包括我们)惊叹于制作组对原系列的忠实再现,从视觉表现到风格都表现出一种将老游戏带进新世纪的诚意。而与此同时其他玩家(主要是那些更加狂热而疯狂的Fans)则持续不断地对Bethesda公布的每一张截图,每一条消息或者随便什么内容大肆嘲笑。

事实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迹象能够表明《辐射3》是否会是一款成功的游戏(成功在这里也包括它是否能够集成这个系列的血脉和传统)。游戏的故事线、战斗系统、对白、任务等等,一切关于游戏实质性内容的部分,目前还多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所以现在下判断还为时过早。但是从乐观的角度来看,Bethesda Softworks是一家享有盛誉的公司,在“辐射”系列诞生的那个年代开始它就已经在制作至少同样吸引人的角色扮演游戏里。而制作组和我们一样热爱“辐射”这个系列,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假如《辐射3》搞砸了,制作组也要完蛋。因此我们对它始终抱有最大的期望。

你应该知道的:
“我们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是的,在游戏中你会有一条狗,”Bethesda Softworks公共关系及市场副总裁Pete Hines说,“并且它的名字叫Dogmeat。”
PC平台元素:
《辐射3》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多平台游戏进行开发的,它预计将在PC、Xbox 360和PS3平台上推出。正如Bethesda在《上古卷轴IV:湮灭虚空》中所做的那样,不同平台的游戏之间将针对玩家习惯及平台的特性,对游戏的整体体验和游戏界面进行个别化的修改。跨平台游戏并不意味着我们会玩上一个可笑的移植版本。


潜行者:晴空
尽管在长达四年的跳票期内,《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受到了许多质疑,但是它最终发行以后仍然赢得了数量众多的玩家支持。它的制作者相信玩家并不需要在画面上标出一个巨大闪光的箭头来指引他们的前进方向,这一点我们十分赞赏,而这种设计哲学是如此古老以至于它看上去就像是个新鲜元素了。
GSC Game World的资深公关经理Oleg Yavorsky承认,制作组在前一作的开发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游戏创意方面的,以及如何控制制作进度方面的。《潜行者:晴空》的游戏背景设置在前作的故事之前大约一年,它将回答前作中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及那些没有解释清楚的剧情。除了新的故事线以外,玩家还可以选择加入八个互相敌对的阵营之一,参与这场围绕着切尔诺贝利辐射污染区的领土、资源和技术的争夺战。游戏中你将看到AI控制的各方势力互相交战,而你自己则经常会闯进这些正在交火的战场中。

也许你还记得《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曾经是一款被用来展示DirectX 8实力的游戏,这么多年过去,DirectX 10都已经算不上是新概念了。续作则承诺采用最新的引擎技术:改进的物理引擎带来粉碎性的环境场景,同时新的视差贴图支持DX9和DX10标准。
我们对于游戏里那些偶尔显得可笑的对白翻译以及几乎不可预测的发行时间表并没有什么意见,而我们惟一担心的是GSC的质量控制团队的可悲记录:前作为了能够正常运行而发布的多个补丁以及那些经常令游戏崩溃的Bug曾经吓跑了许多玩家。

你应该知道的:
“你将在漆黑的夜晚走进辐射区,看到与以往不同的潜行者和那些生物。”《潜行者:晴空》新增了一种白天/黑夜不同的界面模式来强化这种感觉:在夜里,你将单手持武器,而另一手则拿着一支手电筒。灯光可以帮你照亮道路,也许还能吓跑那些夜间出没掠食生物——同时也会让白天和夜里在野外冒险的感觉变得截然不同。
PC平台元素:
你可以永远信任那些东欧制作组,他们是天生的PC游戏玩家。所以他们制作的一切都是100%的PC游戏。


孤岛惊魂2
“孤岛惊魂”的制作权由它的开发组Crytek转让给了系列的发行商育碧软件。在Crytek转向他们的新作《孤岛危机》(Crysis)的同时,接手这个系列的Ubisoft Montreal小组也没有闲着。在《孤岛危机》推出并获得高度评价之后,这个系列不那么正统的续作《孤岛惊魂2》也即将在Ubisoft Montreal手里完工。与《孤岛危机》的科幻背景不同的是,《孤岛惊魂2》仍然坚持现实风格和阳光灿烂的游戏背景,不过故事发生的地点从热带小岛转移到了同样阳光刺眼的非洲大草原——看上去就像是热带版的《潜行者》,你将远离核泄漏物质的辐射危险, 但是热带草原和丛林里的麻烦并不会更少,准备好对付倒霉的疟疾和蚊子吧。与前作《孤岛惊魂》玩家只能扮演1个角色Jack Carver不同,玩家在《孤岛惊魂2》中将有8个角色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角色将影响游戏的进程。

《孤岛惊魂2》故事地点发生在非洲,剧情的核心是两个派系之间发生冲突,玩家需要选择一个派系进行支持。估计玩家将以诸如雇佣兵的身份介入这场战争。游戏开始,玩家只能获得系统强制分配的装备,但是随着游戏进程发展,玩家开始可以自己选择装备。《孤岛惊魂2》还将引入RPG游戏才有的“声望”系统。Ubisoft Montreal还没有公布《孤岛惊魂2》采用何种引擎,但是《孤岛惊魂2》将加入HDR、动态模糊和天气变化系统以及物理效果。育碧软件在今年八月份的莱比锡游戏展上展示了开发度相当高的《孤岛惊魂2》Demo版。在那个版本里我们看到游戏的画面质量非常令人满意。简单来说本作是我们见到过的最接近“开放式世界”的一款射击游戏,玩家可以在整个开阔的旷野里自由行动而不会遇到任何读地图的延迟。除了主线剧情以外,游戏世界里的其他东西和环境都可以随着你的行动和选择而变化。你可以选择支持两方之一,或者在两方之间保持中立。
当你接近一个雇佣兵营地,通过狙击枪的瞄准镜观察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士兵在帐篷里吃东西,其他人则在巡逻或休息。这些士兵的行动都不是通过脚本设定的,严格来说,读档以后你很难看到一个发生着相同事情的营地,营地里的士兵在做的事情和各自的位置也不再保持原样。
Ubisoft Montreal的工作并不是制作一款真实的游戏,或者一款好莱坞式的真实的游戏,而是一次现实主义创作——制作组所强调的这一点在目前还很难被玩家和我们所了解,但是当游戏发行的时候相信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努力的结果。

你应该知道的:
游戏中的部分环境音效是在非洲稀树草原上实地录制的。Ubisoft Montreal的工作人员在大草原上工作的时候,曾经差一点遭到狮群的袭击。此后他们专门雇了两名全副武装的保镖跟随保护着录音师完成剩余全程的录音工作。
PC平台元素:
“从这个项目的第一天起,我们得到的指示就是制作一款第一流的PC射击游戏,帮助Ubisoft重新建立起PC市场的影响力,以及为《孤岛惊魂》完成一部真正的,纯粹PC向的续作。”制作组的创意总监Clint Hocking说。我们注意到Ubisoft并不打算让这个市场从那么手掌下溜走,而他们同样意识到诸如《孤岛惊魂:本能》这样的家用机平台“支线”作品面对的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玩家群体。
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
很显然,九百万人口这个数量已经足够多了。它相当于一个大型城市的全部居民数量,在某些地方甚至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全部人口。而在这里,它是全球《魔兽世界》付费玩家的总数。暴雪娱乐对这个数量表示满意,因此他们不打算再做更多的努力来增加那个世界的人口。正在开发中的《魔兽世界》第二部资料片《巫妖王之怒》的内容,将几乎完全放弃吸引新玩家的进入,而主要集中于那些已经满级的熟练玩家的需求。如果你正在玩《魔兽世界》,那么这些新内容无疑会让你满意:英雄职业、更多的10人规模Raid副本以及加入攻城机械的PVP模式等等。加入你还没玩过《魔兽世界》,那么至少现在就有内容非常丰富的前70级等着你去完成。

我们惟一担心的是,尽管暴雪很有信心的保证,冰雪覆盖的诺森德大陆绝对不会像南极洲那样荒凉,但是在经历了充满异域风情和多样化地表的外域之后,回到这个位于艾泽拉斯世界的另一块大陆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乏味。尽管如此,资料片的内容保证会是非常充实的。《燃烧的远征》已经给了我们和玩家一份非常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个资料片的内容可能比其他网络游戏的整个作品更丰富。
另一个让我们担忧的因素是在超过三年的历程之后,新资料片带给我们的可能仅仅只剩下提升十级等级上限,以及继续在Raid进度排名上奋斗这两个项目上的动力了。当我们解决掉阿尔萨斯之后,我想大多数玩家都会期望暴雪转入更频繁,规模较小的常规更新上,而不是憋上一年半再推出下一个资料片。

你应该知道的:
在诺森德大陆的中心城市达拉然附近,矗立着Drak’Tharon要塞。这座要塞位于Grizzly Hills和Zul’Drak之间,其地位就类似于连接着灼热峡谷和燃烧平原的黑石山一样,位置十分险要。Zul’Drak是一个很大的户外区域,其规模大约相当于外域的影月谷,从名字上可以看得出来,它从前是冰雪巨魔聚居的地方。Drak’Tharon要塞有两个不同的入口,靠近Grizzly HIlls方向的是一个面向72-74级玩家的副本,而靠近Zul’Drak方向的则是一个面向74-76级玩家的副本。另外这两个副本都有各自的英雄模式等待着满级的玩家去挑战。
加入你对魔兽世界的历史有所了解,那么你就会知道Drak’Tharon要塞就是从前阿尔萨斯找到并拔出名剑“霜之哀伤”的地方。这把诅咒之剑将他彻底吸入黑暗面,成了巫妖王的傀儡。今天,Drak’Tharon要塞里密布着那时留下来的数量庞大的亡灵军团。

PC平台元素:
无论你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魔兽世界》是今天PC游戏业的宠儿。事实是除了《最终幻想XI》(它发行了PS2、Xbox 360和PC三个版本)以外,网络游戏是现在PC平台独占的最后一座堡垒。我们应该感谢微软Xbox Live的封闭性构架以及PlayStation 3小得可悲的在线用户数量,PC游戏玩家因此能够不受侵犯地享受独一无二的网络游戏乐趣。

ORIGIN计划
本作是去年的动作游戏F.E.A.R.的正式续作,问题是F.E.A.R.这个系列的商标权在前作发行商威望迪的手里。这并不妨碍制作组Monolith宣布开始它续作的开发,但是这款续作不能再沿用F.E.A.R.这个标题了。2004年Warner Brothers IE宣布买下Monolith制作组,而当时该制作组正在开发的F.E.A.R.这个游戏的标题则属于它的原发行商威望迪。所以当Monolith开始为它制作一款续作的时候,考虑到“原名为F.E.A.R.2的游戏”这个标题不太好记,也不算吸引人,因此Monolith和它的母公司Warner Brothers IE发起了一次“为你的F.E.A.R.起名字”的活动,向这个系列的Fans广泛征集续作的标题。征集的名字要求是能够反应“激烈的动作性”、“恐怖元素”、“毁灭”和“血腥”。最终胜出的标题可能会作为游戏的正式名字。不过坦白来说我们没有从《ORIGIN计划》这个名字里看到以上四个要素的任何影子。
同这个系列的前作一样,《ORIGIN计划》的卖点主要是在游戏激烈的战斗部分,以及强大的AI控制下敌人难以预料的行动,这让游戏中的枪战变得格外火爆激烈。同样游戏的主要场景仍然是在室内,这是为了配合它兼具动作性和心理恐怖类游戏两大要素的特点。可以预料游戏中将出现大量狭窄的室内战场以及数万顿可摧毁的环境物件。

但是关注剧情的玩家可能会失望了,已经公布的续作故事线不算太令人激动。原本就刻画得很模糊的主角“Point Man”不再是续作的主角,而玩家的视角转移到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三角洲部队士兵身上(很可能他是谁以及他的个人性格如何对这款游戏都不重要了)。整个续作的故事线大体上就是从这个新主角的视角看到的与原作平行的一条时间线。如果你对于前作那个充满意识流色彩的剧情表现搞不明白的话,续作的剧情大概也没法给你带来更多清晰的认识。当然对这些神秘事件有兴趣的玩家大可以深入挖掘它的故事,而其他玩家则不妨把它当作一款纯粹的射击 游戏来玩也不错。

你应该知道的:
Monolith制作组采用了现在很流行的实景拍摄,数字再现的开发方式。他们请了一位专业好莱坞取景师为他们在各地寻找适合于游戏风格的场景,然后开发人员会前往现场进行照片和视频的拍摄,最后把这些素材带回工作室里,用游戏引擎重新制作出来。在关卡设计师、美工获取素材的同时,音效师也会在现场录制各种音效运用到游戏里。有一次,Monolith的首席设计师John Mulkey正在一座精神病院的地下室里进行取景工作,他开玩笑地问当地有没有流传什么鬼故事,导游很踌躇地回答说,传说这里经常出现一个护士的鬼魂,它好像喜欢在地下室里出没。然后John自己拍摄了一系列照片之后,突然发现他自己一个人被丢在地下室里了。虽然他不承认,但是制作组的其他人相信他有点被吓到了。而时候他们检查那时拍摄的视频素材的时候,似乎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响……

PC平台元素:
Monolith在他们的上一款游戏F.E.A.R.中表现出色。《ORIGIN计划》将延续F.E.A.R.的主要成功要素,奇怪的是游戏发行商认为本作的Xbox 360版本才是它的主平台,而Monolith似乎并不认同这一点。

边疆
Pandora,这是一颗正在受到跨越银河的淘金热潮冲击的行星。从它的名字“潘多拉”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个聚集了灾祸和欲望的地方。玩家在这款游戏中可以从三个职业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角色:狙击手、士兵和工程师,在这个混乱的行星表面追寻自己的财富。游戏的主要卖点包括单机环境和连线环境下的游戏。总的来说本作是一款流行要素的大杂烩,这里你会看到类似《冲锋飞车队》那样的狂野飞车、《暗黑破坏神》式的财宝和装备收集以及《虚幻竞技场》式的激烈战斗。主要的游戏形态是以多人合作为基础的连线射击游戏,但是玩家在战场上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系列任务来获得战利品奖励,同时在城镇里还可以升级改善自己的装备。总的来说是结合了动作游戏中的射击和角色扮演游戏中的物品收集这两大要素。
我们非常期待看到《边疆》的多人连线部分会是什么样子的游戏,因为仅仅从描述上来看,我们很难想像这个混乱的行星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战斗。Gearbox Software的CEO Randy Pitchford保证玩家们在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同好一起玩这个游戏,但是我们担心的一点是,对于大众玩家来说,加入你把不同类型的游戏元素混在一起,虽然能带来一些特别的乐趣,但是这样的游戏也很容易让玩家迷惑不知道该做什么。目前《边疆》公布的资料就带给我们这种感觉,我们不明白这款游戏打算让我们怎么玩,或者说它最有趣的部分会是什么。

除了已经确定的各款大作的消息以外,还有许多处于开发阶段的游戏,目前还没有系统而详尽的资料。在这里我们归纳整理了一些值得关注但目前尚未全面公开的新作,它们同样值得期待。
两款已经经过长时间开发的超级英雄题材网络游戏即将在2008年上线。首先是久负盛名的黑马漫画公司与《英雄都市》的制作组Cryptic Studios合作开发的Marvel Universe Online已经浮出水面。与此同时,索尼在线娱乐和另一家老牌美漫出版商DC以及华纳兄弟公司合作开发的另一款未定名的网络游戏也已经启动,这款游戏采用DC公司旗下的大量超级英雄角色,并请到了传奇漫画加Jim Lee担任执行制作人。
另外还有两款网络游戏正在计划中。THQ的《战锤40k在线》已经正式公布,凭借即时策略游戏系列“战锤40k:战争黎明”的成功,THQ和Relic吸引到了数量庞大的科幻游戏玩家的支持,今次将这个古老庞大的战锤40k系列扩展到网络游戏领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最令人激动的还是BioWare Austin Studios传言正在开发中的基于“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背景的网络游戏。这款游戏目前还没有任何细节消息,即使它在2008年不能完成,至少我们在未来一年里也肯定能看到它的大体框架和更多的情报。

NCSoft和ArenaNet合作的《激战2》在2008年应该也会进入测试或者正式发行了。同时Valve正努力制作《半条命2》的第三部资料片,这应该也是最后一个资料片,整个剧情大概会到此有一个交代。同时在《半条命2:橙盒版》的成功之后,Valve应该不会仅仅满足于一个第三章而已,肯定会附带类似Portal和“团队要塞2”这样的高吸引力的产品。此外Gearbox和世嘉合作的基于“异型”版权的游戏也正在进展中,“全面战争”系列的开发公司Creatvie Assembly则计划把它的历史题材策略游戏扩展到海上,新作《帝国:全面战争》将描绘一场争夺大洋的战争。
“银河文明”系列的制作组Stardock传言正在开发一款奇幻背景的策略游戏,有消息称这款新作将集成《魔法天尊》的系统,不过尚未有具体的正式发布。另外美国艺电的旗舰级动作射击游戏“战地”系列也传言会在2008年推出新作《战地3》,至于它是否会延续未来战争背景,或是回归现实风格则还没有确定的消息。

你应该知道的:
本作的制作人Simon Hurley透露,游戏中的许多车辆是可以由玩家自由改装的。选择一部车辆,开进修车场里,你就可以自己对它进行全方位的改装:换上不同类型的装甲、搭载各种各样的武器,或者换一套与众不同的涂装。同时游戏中的所有车辆至少都能搭载两名玩家,除了控制车载武器的那个玩家以外(通常他都可以操作威力比较打的那台“主炮”),负责驾驶的玩家也会同时控制他自己的武器系统。
PC平台元素:
Gearbox计划把《边疆》作为一款跨平台游戏来开发,制作组的上一款游戏《手足兄弟连》就是一款跨平台游戏,并且在PC和Xbox 360上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但是本作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边疆》是一款以多人连线为主的游戏,那么不同平台的版本差异以及不同平台的玩家如何交流就会是一个问题。

星际争霸II
谈到史上最伟大的即时策略游戏的续作,我想我们的期待不会带有什么疑虑的成分。尽管暴雪娱乐的开发日程通常都不能准时完工,但是我们还是抱着最大的热情期待着《星际争霸II》在2008年内完工推出。对于游戏目前已经公布的所有内容,玩家们都充满了期待。制作组很聪明地坚持前作的所有成功要素,他们并没有毫无意义地加入一个或十个新种族,而是将注意力仍旧集中在原来的三个种族上,而各个种族的兵种部队都将获得大幅度的修改。新的3D引擎带来的画面效果令人满意,同时让我们吃惊的是新作将采用一个非线性的单人战役模式,这在暴雪以往的游戏中非常罕见。

你应该知道的:
在早先的消息中,Terran的喷火步兵(FireBat)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快速反应步兵。而最新消息是,制作组正在用目前的引擎测试喷火兵在新作中的表现。所以目前的情况是暴雪尚未最终决定这个兵种的命运,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
PC平台元素:
今天暴雪娱乐这个品牌可以说是PC游戏的代表。《星际争霸II》也不例外,它仍然是PC平台独占游戏。
狂怒
玩游戏有些念头的玩家肯定很清楚,id Software这个名字曾经是潮湿昏暗的隧道和凶残的异型,以及顶级视觉效果的同义词,在我们的印象里id Software的那些家伙似乎对户外活动毫无兴趣,他们的所有游戏都倾向于封闭的室内场景。他们的新作《狂怒》带有一点《公路勇士》,一点竞速游戏以及一点射击游戏的成分。相比于他们以往作品中的Strogg异型、恶魔和纳粹敌人,这款新作的风格略有改变。

你应该知道的:
约翰·卡马克说他喜欢吃达美乐的意大利辣香肠比萨。至于游戏本身……事实上id Software对新作的消息封锁十分严密,我们目前还看不到关于游戏细节的任何情报。
PC平台元素:
id Software曾经是最忠实的PC平台开发商,而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他们新的Tech 5引擎是一个完全的多平台引擎,它可以用同一套材质数据运行在不同平台上。在此前的演示中他们就用这一个引擎展示了同一个Demo在PC、Mac、Xbox 360和PlayStation 3平台上的效果。《狂怒》正是使用Tech 5引擎开发的商业性产品。有趣的是,卡马克非常强硬地强调,这个新引擎“不支持DX 10”。在今天铺天盖地地运用DX 10特效并以此作为新一代视觉表现力标准的潮流中,卡马克的态度带有id Software一贯的特立独行。

巨龙年代
《巨龙年代》被视为“博德之门”系列精神上的继承者。BioWare的这一款奇幻背景角色扮演游戏将带我们回到一个被战争笼罩的黑暗世界。加入制作组能够兑现他们的承诺,那么这款游戏将带来激动人心的战术战斗系统,一改以往统计型角色扮演游戏的温吞风格。从2007年初稍微透露了一点《巨龙年代》的开发进度以来,BioWare整整一年都没有多谈这个游戏。一方面因为今年该公司的重头产品显然是已经推出的《质量效应》,BioWare不愿意在这个时间段里让《巨龙年代》这个距离完成尚有一段距离的产品抢了那个Xbox 360大作的风头。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BioWare也不是一个在游戏发行之前就急于向玩家和媒体展示他们的游戏最棒的一面的公司。暂时的沉寂通常是个好现象。

你应该知道的:
在我们意料之外的是,今年十月份美国艺电宣布了一项金额超过8亿美元的收购案,其中包括收购了BioWare的母公司。这是否会对本作的开发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尚不清楚。
PC平台元素:
《巨龙年代》的项目主管Scott Greig说,本作的一个目的是“让玩家知道我们仍然在PC平台上努力制作一流游戏,”在《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翡翠帝国》和《质量效应》的成功之后,BioWare已经在家用机平台角色扮演游戏方面站稳了脚跟。也许我们有点忘记了BioWare原本就是一家立足于PC平台的角色扮演游戏开发商。目前本作仍是PC独占游戏,但是在美国艺电的收购之后,我们必须期望新的母公司不会打算将它发展成一个跨平台游戏,至少不会因此而影响PC版的基础设计。

生存之旅
Turtle Rock在Valve的协助下,利用《半条命2》引擎开发的《生存之旅》,将是有史以来节奏最快的僵尸游戏。从游戏类型上来说,本作包含强烈的动作元素,属于生存类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在僵尸围城里幸存下来的四个人之一。你将面对成千上万的僵尸,而且它们将是游戏史上动作最敏捷的僵尸,它们与其他电影或游戏里那些受感染以后只会拖着步子蹒跚移动的东西不同,当这些僵尸围上来的时候,你就算不被吓死也会被它们累死。

在今年九月份美国艺电的一次展示会上,Valve和Turtle Rock提供了本作的一个试玩版本。在试玩版中我们的目标是穿过一整座公寓楼,逃出那些僵尸的围攻,到达一座医院。整个游戏总的将有四个大的关卡,每个关卡由五张地图组成,总的大概是20关的规模。Turtle Rock试图让每一张地图的长度不会太长,差不多正好让你在一次休息时间里能玩穿一张地图。所以总的20个关卡的游戏时间也不会很长,估计在8-10小时之间。但是本作非常强调每一个关卡的重玩性,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它的“导演”机制。这个系统会全程监控玩家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敌人的表现,并且实时地调整你前方路上将出现的敌人数量、种类的位置。所以当你进入一条小巷的时候,有可能里面一只僵尸也没有(这肯定非常罕见),也可能涌出来30个饥饿的敌人。这种未知性让你随时保持紧张感,即使同一个关卡你已经玩过了无数次。

游戏的多人模式同样重要。正如游戏的名字所说的那样(Left 4 Dead的双关含义是“四个活下来等死的人”),这个小镇里一共有四个幸存者。在多人游戏中玩家将和队友合作才能生存下来。游戏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名叫“猎手”的强大敌人,它们会高高跳起把你扑倒在地。被扑倒的角色是没有反抗能力的,只能等他的同伴跑过来帮忙击倒进攻的猎手,才能恢复行动力。另一种名叫“抽烟人”的高级僵尸(它们的特点是身体周围环绕这不散的烟雾)会用长长的舌头把玩家捆住,这同样需要队友来帮忙才能逃脱。这些听上去不想是什么很复杂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充满危险的小镇中,在蜂拥而来的僵尸面前尽可能地互相协助着逃跑,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你们把友军炮火选项打开,那就更加需要加倍小心了。

你应该知道的:
当美国变成一个僵尸统治的国度时,我们仍然在街道上漫步,而不是吓得四处逃窜(看看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令人惊讶的肥胖率调查报告吧),有时候这是因为我们根本跑不动。在小镇里你可能遇到一种叫做“Boomer”的胖僵尸,它们穿着两个星期没洗过的T-Shirt,坐在电动轮椅上追赶你。如果你用枪打爆它,就会冒出来一大团令人恶心的有毒气体,甚至引发爆炸。据说这种胖子身体内充满了甲烷,一点点火花就能把它变成一枚炸弹。这种怪物把“射杀一切会动的东西”这个游戏规则变成了“射杀除了胖子以外的一切会动的东西”,因为假如一只Boomer正压在你队友身上,而你条件反射地一枪轰过去的话,你的队友可要倒大霉了!
PC平台元素:
Valve的招牌游戏系列《半条命2》正在从纯粹的PC游戏向多平台游戏过度,最近它的新资料片就是一个跨平台产品。而本作也同样会在多个平台上发行,但Valve仍坚持以PC平台作为主要的开发基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Valve的Steam发行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地直接把游戏拷贝卖到玩家手里,玩家也可以通过Steam来下载新游戏,而不用半夜跑到商店门口排队去买实体光碟。而Xbox 360的下载系统与Steam一样可以很方便地在本作推出以后持续不断地追加新内容。目前的主要计划是追加更多的僵尸类型。借助“导演”系统,更多类型的僵尸可以让游戏的重玩性成倍地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