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二战真实战况 《强袭柏林》中文版前瞻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想要享受尽情攻击、简单生产的即时策略游戏?《强袭柏林 Rush for Berlin》中文版,是由《钢铁行动 CODENAME: PANZERS》开发小组Stormregion制作;和Stormregion过去作品相较,是一款在系统上突破的RTS作品,生产方式大幅简化,让玩家有更多心力钻研战术运用或享受大军厮杀的快感。
游戏故事焦点集中在 1944、1945 年,也就是二战最后一年,战况发生急遽变化的欧洲战场。玩家必须带领苏联红军或是美英法盟军,让大军能以最快脚步强袭并攻占柏林,一如真实的战争,游戏时间耗费越多战场情势也将随之更为严苛,深刻考验玩家用兵智慧。
以史实为出发点的游戏剧本
游戏里玩家可以选择扮演苏联红军、西欧盟军、德军或法军来进行游戏,一共有 2 个任务等待突破,不同阵营的军队各自抱持不同的战略取向与战术方式。
如果选择同盟国,会看到近代战争中最著名的“诺曼地大登陆”,是克服了何种艰难才得以实现,接着盟军必须以最小的损失跨过莱因河畔并在关键的易北河之役获胜。而苏联的红军勇士将从波罗的海战役出发,用同袍鲜血与尸体铺成的道路向柏林挺进,准备达成复仇悲愿。法国战役则刻画一群失去国土的地下反抗军,如何利用有限资源,用生命寻回国家尊严的故事。最后扮演德军时,将面临游戏中最大的挑战,只有最出色的指挥,才能在两大武装力量夹击中找到改写历史的可能性。
尽管《强袭柏林》在许多地方都忠于历史,但设计小组留下许多伏笔让玩家看到战场上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率先压制柏林的是盟军而非俄军时,历史将如何发展? 一旦希特勒死于七月政变,德国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当德军最新锐武器成功量产,战局会受到何种冲击?这些事件将带给玩家更多趣味。
时间就是资源
《强袭柏林》为了让玩家更能专注体会战场的惨烈与刺激,大幅简化内政系统,不像传统 RTS 游戏需要不断种田与采集,唯一增加资源的方法就是尽速猎杀敌人部队,才能在基地生产更多士兵与装甲来扩大战果。然而这些刚出炉的菜鸟战力远远不及经过战火洗炼的老兵,因此一昧把大军送往火线进行殊死战非智者所为。进军速度除了影响后续的军备生产,当然也会影响通过任务的时间,在游戏中,快速通过任务能为另一场关卡带来额外奖励,直接影响战场局势,甚至改变游戏结局。
高拟真度的战场表现
既然是战场,就少不了硝烟弥漫和弹片横飞,在 GEPARD 绘图引擎的加持下,《强袭柏林》在光影、图像方面的表现让人大为赞叹。游戏里每个单位都有伤害模组,坦克等装甲单位的损害会直接反映在外表伤痕上,甚至连周遭环境也支援物理损伤效果。例如,在猛烈炮火轰击下,建筑将应声而倒,烟尘四起,并在四周带起一片火海。而随大军行进,树木、电线杆、铁栅在坦克冲撞下倒塌,军事单位与环境物件的互动让整个战场充满真实感。
战术不再是人类玩家的专利
过去玩家总感叹电脑 AI 只会挟着数值加成等先天优势向玩家进攻,在《强袭柏林》里,玩家得面对狡狯无情的对手,忧虑自己脆弱的腹胁处随时可能被 AI 的迂回作战插上一刀。各个阵营有其擅长战术,例如德军鼎鼎有名的闪击战,经验丰富、迅捷而火力强大的装甲部队往往为对手带来难以喘息的沉重压力。而苏联红军擅长游击作战,兵员多且士气高昂,给人草木皆兵的错觉。至于盟军则拥有多样化陆空单位,能够实现近代战争中立体作战的构想。
英雄-始终是战场关键
强大的英雄单位能为《强袭柏林》战局带来更多变数,甚至是在最艰困的时局带来逆转的契机,英雄特殊能力的差异再一次强化不同阵营间擅长战术的分野。像是德国王牌战车长,能够让装甲单位成为所向披靡的死神化身;俄国政战官能实现攻心为上的孙子兵法;西欧通讯官能够暂时消去战争迷雾,充分彰显西欧盟军在科技上的优势。当然,强大的特殊能力使用后有冷却时间,因此,如何找出关键时刻并使用英雄能力,是游戏中另一项特殊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