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迷茫!我们到底是在玩什么?_3DM单机
3dmgame
前几天闲的无聊和一个朋友聊天,象吾等这样游戏爱好者除了游戏之外还能聊什么呢?我问他:最近的《细胞分裂4》试玩如何?答曰:画面非常的不错!只可惜上海的场景作的太差,室内场景太多比较失败。我又问他:最近的《极品飞车10》试玩感觉如何?答曰:画面根本没有进步,垃圾游戏一款。
上面看似简单的两段问答实际上反映出现在一个很普遍的玩家心态现象。这种现象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了,也有很多种命名:审美疲劳、游戏疲劳、什么叫游戏性?等等各种名称。今天笔者也没必要去讨论这些个已经被讨论烂掉的话题。今天我只想问:你到底是玩什么?是游戏的哪个部分吸引了你来进行游戏?

有没有宏大的场景对于《细胞分裂》这样的潜入类游戏似乎并不重要
诚然,伴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游戏在画面表现力上越来越强。而且由于画面的直观性,所以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在第一时间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从而忽略了游戏的其他方面。的确,这个情况的出现看上去非常正常,毕竟我们是玩家而不是专业的游戏测评员,更何况专业的游戏测评员有时候也会犯武断的错误。君不见《神之手》那华丽的26分吗?


潜入的那种紧张感的营造远比画面要重要的多
笔者在此只是想问,难道除了画面以外,你们就再也找不到拿怕再多一项用来衡量一款游戏了吗?张口闭口就是这游戏画面如何如何,就算是在参加PC和TV的大战的时候。画面仍然是一个用来决一胜负的关键武器。可是你们难道不明白?游戏是用来玩的,不是用来看的。如果我想看逼真的画面,我不会去看那就是用真人来演的电影?那世界上还没有电脑可以跑的动的《孤岛危机》,其实画面的真实程度可能根本不如一部美国三流电影。

只要赛车感一样,就算是GBA版的《极品飞车10》也是神作
所以当你在对一款游戏的画面侃侃而谈的时候,还请注意一下,难道仅仅因为这游戏的人物作的比较象“橡胶人”就能证明这是一款好游戏吗?就如同之前所讨论到的之前探讨的《细胞分裂4》的上海场景,难道因为育碧没有将东方明珠和经贸大厦作成宏大的即时演算,这就是一款失败的游戏吗?很明显这是不可能成立的逻辑,也是没有任何根据相当武断的一种理论。

曾记否,当年这曾经让你落泪的经典!(抱歉!以前的仙剑封面找不到了,拿个新仙剑的代替)
游戏是用来玩的,并不是用来看的!笔者今天只是想强调一下这个已经被很多人遗忘的真理!PS2版的《极品飞车10》画面的确很差,但是只要它在甩尾和漂移的感觉上和360版是一样的,那么它就是一款高品质游戏。以前的FC游戏,以及多年前如同仙剑一样曾经感动过我们的游戏。他们的画面似乎在当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为什么现在那些渲染的无比真实的游戏却没有几款可以给我们带来如此的感动了呢?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开启电脑,拿起鼠标,敲击键盘然后静下心来用心去玩一款游戏。而不是看完开头CG后,直接面对着第一个场景后直接按ESC键。我相信这样你可能就会找到很多年前那久违了的游戏感觉。